[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尽心小事·传递大爱”为藏族儿童搭建爱的桥梁

2015年12月10日 07:35   来源:新浪公益   

  2015年“尽心小事传递大爱”公益行动

  11月19日,佳沛携手上海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健康成长基金及来自上海、北京的爱心志愿者们共同奔赴青海省化隆县金源乡尖科小学,为藏族小朋友翻新美术教室,带去饱含绿色智慧的奇异果环保书架、文体用品及上百册来自上海小朋友自发捐赠的课外书籍,带领孩子们学习第一堂美术课、体育课,以身体力行的陪伴传递“尽心小事·传递大爱”的公益理念,连接城市与山区间共同的奇异人生。

  从西宁市驾车驶往尖科小学,需要挨过四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一路上如赛车道一般蜿蜒险急的盘山道,连接起一座座荒凉高耸的山峰,这里的土地极为贫瘠,每年雨季到来时,淌满泥浆的山路更是寸步难行。尖科小学就藏身在海拔2800米的大山深处,2名老师守护着34个藏族学生,几面泥墙围起简陋的校舍,院子里的石阶充当着孩子们的临时课桌。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学生只有藏语、汉语、数学三门课程,既没有人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也没有任何音体美的学习用品,在好奇心最旺盛的年纪里,他们却对山外的世界一无所知。

  学生们与美术教师在新教室留影

  每个孩子都得到一份成长礼包

  为了帮这些长在大山里的藏区孩子实现梦想,活动决定为他们建立一间全新的美术教室,翻新校舍、粉刷墙壁、购置崭新的课桌椅和学习礼包,来自城市的美术教师在新校墙上涂绘出漂亮的儿童画,手把手教学生为家人画一顶祈福灯笼。志愿者们带去了颇受男孩子欢迎的新足球、新篮球、跳绳、毽子等体育用品,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除此之外,主办方还从城市带去了上百册儿童读物、美术绘本以及充满绿色智慧的奇异果环保书架,书架的每一块木板均是用奇异果运输栈板再造而成,作为公益项目的见证,奇异果环保书架在过去五年间陆续走进新疆、云南、贵州、重庆的山区村校,在分享城乡关爱的同时,传递着活动永续自然大爱的决心,坚持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

  用奇异果栈板再造而成的环保书架

  来自城市的美术教师指导孩子们画祈福灯笼

  从2011年至今,该公益之行已经走到了第一个五年回顾的时刻,本着传递城乡关爱与永续自然大爱的初心,不断将新的创意元素融入公益行动中,变废为宝将奇异果运输栈板改造为环保书架、环保画架;号召城市居民离线1小时,用时间兑换心愿;举办多汁多彩爱心市集,发动城市家庭为课桌椅彩绘上色;邀请城市教师上山,带去奇异多彩课堂的音体美启蒙课;为山区村校建立美术教室,丰富山村学童的精神世界。

  五年间, 活动携手上海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健康成长基金共募集活动资金405,250元,向新疆、云南、贵州、重庆、青海的山区村校累计捐出成长礼包2,500余份,图书20,000余册,环保书架500余个,连接城市与山区,直接帮助受益儿童36700余名。

  淳朴可爱的藏族学生

  一盒小小的画笔就能给山里的孩子带去快乐,一个小小的书架就能传递永续自然大爱的决心,一间小小的美术教室就能点亮山区村校的梦想, 佳沛将许多件小事聚集在一起,凝结成大大的爱意!也许无法彻底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但却可以让他们得到外界的关注和帮助,收获亲身陪伴的温暖与鼓励,从小学会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用尽心每件小事传递温暖大爱。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