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画面在北京并不多见:盛夏七月的奥森公园,百数位盲人在爱心志愿者的牵引下,伴随着鸟鸣与花香,踏上一场健康与欢乐的运动征程。
其中,与他的助盲跑者默契配合的小赵,尽管未能看清前方的路面,全程却步伐轻缓而淡定,一路穿行在公园游客的欣赏和赞美的目光中。“能自由自在地奔跑是我的梦想之一,伙伴的爱心就犹如是我的眼,让我离自己的梦想更近。”
这一真实而简单的出行需求,却时常为我们所忽略,它对整个城市提出了诘问:当视障人士或老人要穿越马路、上下台阶或乘坐公交工具,是否有齐全的无障碍设施去予以保障?当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面临障碍时,社会是否抵达应有的人文关怀境界?

以爱之名 助力出行梦
7月1日,在举行过无数普通马拉松赛的奥森公园,迎来了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公益助盲跑。
这次,盲人是跑步的主角,媒体、志愿者、爱心人士等均成为陪伴者和见证者,一起帮扶视障人士完成5公里的爱心跑。
当日,绿地集团和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有爱·无碍——首届绿地杯北京无障碍公益运动会”,近200名视障人士和志愿者共同参与了这一活动,更有趣味无障碍体验赛、公益人士演讲和艺术表演等环节精彩上演。
对于发起这场公益助盲跑的初衷,绿地集团京津冀区域管理总部总经理欧阳兵诚挚表示,“希望借此活动呼吁广大公众身体力行,感同身受,提升对老年人、弱小、残疾人等无障碍需求人群的关注,推动全民对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认识,重视特殊群体的权益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
关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现状
绿地用实际行动,提醒全社会关注行动不便人士的生活艰难之处,“当我们正享受现代化建设和互联网科技带来的便利时,可否想象视障人士或老年人的艰辛,并试图用行动去改变?”
中国残联维权部权益处长、清华无障碍发展研究院管委会副秘书长张东旺介绍道,每16个人中就有1名残疾人,每6个人就有1个老龄人,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残障人士拥有和我们一样的生活需求,却面临更多实际困难,需要国家和社会通过特殊的安排和保护,需要大家的力量与支持,来实现他们与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权益。”
作为关注这一现状的企业力量,绿地于去年就开始联合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启动“清华-绿地集团无障碍校园环境研究项目”,希望发挥双方在科研、资金和建筑等方面的优势,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更多帮助,全方面宣传无障碍人文理念,引领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发展。
在绿地看来,无论儿童、老人,残障人、健全人,不管年龄、身份、收入,无障碍环境和服务的面向群体是我们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无障碍环境建设是让全体社会成员能更加自由、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和发展。”主办方绿地负责人表示。
社会大爱 让企业走得更远
作为房企中极少数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研究和实践者,绿地长期以来持续投入民生发展,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如果说,跨境的开发规模和TOP级业绩实力让绿地稳占行业的龙头位置,那么,人文关怀和走心公益显然折射出另一重社会大爱,让这家企业能走得更远。
自去年起,相继进行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研究、普及和公益实践,客观而言,绿地一方面推动了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相关公益事业发展,促成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企业自身无障碍设施的技术发展,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整个房地产行业对舒适、安全、便捷的人居环境的认识,为特殊群体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生活环境。
出于责任房地产企业的自觉,绿地为行业的发展贡献深度思考和建设规划,也为社会公益事业输送大爱和走心行动,让关怀直达残障人士或行动不便人群的内心,切实改变他们的生活处境,推动社会将爱接力下去。
(责任编辑 :杨万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