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中外专家谈全球生态危机下的生态治理与生态减贫

2016年07月13日 09:37   来源:新华网   

中外专家谈全球生态危机下的生态治理与生态减贫。

  8日,由国家林业局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共同主办的“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治理”主题论坛在贵阳拉开帷幕。围绕“生态治理、生态服务、生态减贫”,国内外与会嘉宾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治理问题。对话环节,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共话生态危机下如何进行生态治理和生态减贫。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卢琦用“三、四、五”来概括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性。即地球的三分之一是陆地;陆地的四分之一以上是旱地;旱地里边有50%以上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全球生态治理的关键区

  “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提高是生态治理的关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多年从事地学研究,对球的生态系统有着很好的理解。

  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给人类提供的产品和福祉,人类可以从生态系统中获得食物、获得物产、燃料。生态系统也给大家提供文化服务,例如旅游、观赏等。傅伯杰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全球生态治理的关键区。”傅伯杰说,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全球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区域,通常的自然生态系统有荒漠、草地和片断化的森林,“它主要是由于森林到草原到荒漠过渡的,所以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很多植被覆盖比较稀疏,有很多问题。”

  傅伯杰强调,虽然中国在三北防护林以及一系列的生态建设工程中对干旱半干旱尤为关注,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今后更应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生态的恢复和保护,把科学和政策紧密地结合起来,开展多元化投入的机制来促进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提升。

  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伙伴关系与发展主任马特·沃波尔则重点讲了干旱地区的生态修复和扶贫问题。他认为,想要实现健康、良好的生态发展,必须打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以便更好地利用生态治理进行减贫。

  “我们要去了解人类和自然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用生态来进行减贫。”马特·沃波尔表示,很多贫困人口都位于农村,农村对于治理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卢琦认为,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和修复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福祉,就是扶贫和减贫。

  全球生态治理的根本出路在于管好人

  宁夏是我国西部一个干旱的省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平学智 结合宁夏实际谈到三点认识。

  平学智说,首先生态治理必须融入到当地的一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去,特别是生态脆弱区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区域,“应该更好地要将生态治理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

  “我认为生态建设还必须与转变农民的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平学智强调,生态治理必须跟培育特色产业相结合。“从林业来讲,通过培育发展一些有区域优势的特色经济林,既可以改善生态、绿色山川,又可以增收、创收。”

  据平学智介绍,宁夏这几年着重发展枸杞产业、葡萄产业。目前,枸杞面积达到了85万亩,产值将近100个亿。葡萄酒产业也达到了54万亩,产值达到了200个亿,“生态治理过程中,一定要跟人民群众的致富结合起来。”

  “生态治理与生态减贫就要管住羊、推出人、兴产业,把治沙、扶贫、减贫统一起来”卢琦在总结时说,全球生态治理的根本出路在于管好人。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