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张建龙:携手共建绿色长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

2016年07月13日 09:37   来源:新华网   

张建龙在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治理主题论坛上发言。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7月8日至10日在贵阳举行。8日,由国家林业局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共同主办的“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治理”主题论坛拉开帷幕。围绕“生态治理、生态服务、生态减贫”,国内外与会嘉宾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治理问题。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出席本次论坛并致辞。

  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干旱半干旱的危害,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加剧,加快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治理与修复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中国约有一半的国土属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在“三北”地区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又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加快了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治理步伐。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森林资源稳步增长,生态资源质量明显提升,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灾害得到有效遏制,区域生态状况和人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张建龙接受采访。

  张建龙介绍,仅三北工程造林保存面积已达29.2万平方公里,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3.02%,在我国北方万里风沙线上,建起了一道乔灌草、多树种、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成为抵御风沙南侵的“绿色长城”。

  如果把这些树木折算成5公里宽的防护林带,可绕赤道1圈半,如同一条地球的“绿飘带”。

  “总体上讲,中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生态产品供应不足的国家。”张建龙表示,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21.66%,比世界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有些地区生态状况仍然十分脆弱,迫切需要加快国土绿化步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据了解,包括三北地区在内的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着我国近60%的宜林地资源,不仅是未来我国造林绿化的主战场,也是新增森林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

  张建龙在致辞中表示,将根据《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65亿立方米以上,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治理沙化土地1000万公顷,基本建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一起分享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治理与修复的技术和经验,共同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张建龙说。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