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西安“抗癌厨房”抗疫记

2022年01月06日 09:1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西安1月5日电(记者李浩、张博文)“饭来了,趁热吃啊,你们辛苦了!”身穿防护服的许凯将130份爱心餐递给防疫工作人员,道一声“加油”,随后便满载一车的爱心餐继续驶向下一个送餐点。

  许凯是一名“90后”摄影师,去年5月创办了一家公益性质的“抗癌厨房”——德善爱心共享厨房。“这个共享厨房就是希望能给来西安求医的癌症患者和家属提供一个平台,他们在这里自己做饭,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救命钱,在异乡品尝到家的味道,也能给予他们与病魔抗争的力量。”

  1月5日,德善爱心共享厨房创办人许凯向志愿者发放口罩。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当得知有部分抗疫工作者吃不上热饭,还有一些因疫情滞留西安的外地人无法按时吃饭,许凯便叫上朋友张罗起来。去年12月27日,“抗癌厨房”变成了“抗疫厨房”,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免费送餐。

  时隔多日,小院再次飘起久违的烟火气。走进与陕西省肿瘤医院只有一条马路之隔的“抗癌厨房”,十几位志愿者忙里忙外各尽所能,配菜、烹饪、协调联系、打包,他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灶台前的一面白墙上曾写满癌症患者的感恩留言,如今又多了这句勉励的诗。

  1月4日,志愿者在西安市雁塔区德善爱心共享厨房打包食物。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西红柿炒鸡蛋、西葫芦炒肉片、烩面片……热气腾腾的爱心餐虽是简单的家常饭,但在疫情来袭的冬天,便是人间至味,暖心暖胃。在新年的第一顿爱心餐中,许凯和志愿者特意包了饺子。

  “我们现在主要给全国各地支援西安的救护车随行人员、做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肿瘤医院的一些患者以及滞留在附近的考研学生送餐,每天能送上千份食物,现在已经送出1万多份。”许凯说,一开始,团队只有5个人,许多热心市民知道后纷纷联系加入,现在团队已有30多人。

  1月4日,在西安市雁塔区,志愿者畅璘将食品送至一位负责运输核酸检测样本的救护车驾驶员手中。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接过盛满饭菜的餐盒,迅速封盖,四盒一组装进袋中封口,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李秋艳是团队一员,她动作娴熟地打包,“每个环节都加快一点,就能让一线的工作人员吃上热饭。”在李秋艳的防护服上,写着“路遥”两个字,“抗疫之路道阻且长,但我们一定会齐心协力走下去!” 李秋艳说。

  本来预计每天支出3000元,但实际每天花销5000元,许凯也曾感到巨大压力,但让他意外和惊喜的是,不断有爱心人士和企业送来蔬菜等物资,帮助“抗疫厨房”坚持下去。“这些物资是一位66岁的大姐送来的,特别感动。”许凯指向小院里高高堆起的一袋袋米和蔬菜说。

  1月5日,志愿者李光在德善爱心共享厨房搬运物资。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令许凯感动的是,曾在2020年初在武汉参加抗疫的微光救援队,两次驱车送来物资。

  1月1日深夜送完餐后,许凯路过一处救护车集合点,看到来自全国各地支援西安的救护车,瞬间被感动,于是录下视频。“辽宁葫芦岛,杠杠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扎西德勒……”视频中,许凯根据车牌号的归属地,用不太标准的各地方言为大家介绍并表示感谢。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像许凯的团队一样,古城西安每天有许多餐馆为抗疫一线送去爱心餐。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退伍老兵张防修在餐厅停业后,开始给附近医院的医护人员免费送餐;西安小杨烤肉店为两千名防疫工作人员提供一日两餐,共渡难关……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爱心厨房升起的袅袅炊烟中,人们守望相助,共待春来。


(责任编辑 :叶玮)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