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不忘初心 践行公益创伟业

2017年06月28日 09:12   来源:青海日报   

  三十年风雨同行,三十年砥砺奋进。三十年开拓创新,三十年青春飞扬。

  不平凡的三十年,中国福彩与时代同行,与彩民携手,为我们谱写了一幅三十而立的壮美画卷。

  扶老、助残、救孤、济困。

  公益、慈善、健康、快乐、创新。

  18个字,乍看起来确实不那么起眼,然而隐藏在它后面的一组数字,足以让我们对中国福彩顿生敬意,刮目相看。

  请看:中国福彩30年,累计发行销售福利彩票15200多亿元,为国家筹集公益金4750多亿元!资助各类社会福利和公益慈善事业项目数十万个!惠及困难老人、残障人士、儿童等群体近亿人次……

  近30年来,作为中国福彩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福利彩票事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省民政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福彩中心和省财政厅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全社会和广大彩民的积极参与下,经过几代民政人和福彩人的艰苦创业、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创造了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奇迹,在近30年砥砺前行中收获了一路辉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我省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改善青海经济民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自1995年以来的连续22年来,青海福彩已累计获得92项各类殊荣,其中全国性奖项占到近半。这对作为地处祖国边陲的人口小省来说,可谓是来之不易。

  从无到有开新篇

  这是中国彩民永远铭记的一天。1987年7月27日,中国第一张福利彩票在石家庄售出。

  这是青海福彩人永远难忘的一段岁月。1988年6月,根据民政部有关要求和省编办批准,我省正式组建青海省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

  为成功组织好我省有史以来第一次福利彩票销售工作,省民政厅向全省各级民政部门部署了工作。同年7月,一人一桌“手工作坊”式销售模式全面开启,青海省第一张福利彩票(当时称为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正式发售,自此拉开我省有奖募捐工作的序幕!当年的福利有奖募捐券销售虽说仅有十几万元,但却是我省福利彩票事业迈出的可喜的第一步!

  这第一步,标志着青海福利彩票事业正式扬帆起航;这第一步,标志着福利彩票开始将公益的温暖送进青海高原的千家万户。

  从小到大拓市场

  1990年,福利彩票销售工作开始向我省人口最多的海东地区和6个自治州拓展。奖组规模也从1万元扩大到20万元,并采取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实物兑奖。当时,青海上述地区的交通条件、生活条件均十分落后,但青海福彩人没有畏缩,没有惧怕,人人都充满了干事创业的奉献精神:没有汽车,就骑自行车!没有公路,就靠双脚!无法吃到热饭、喝上热水,就啃干馍馍、就咸菜、喝凉水……

  1993年,青海大规模福利彩票销售工作打开局面:民和、乐都彩票销售突破40万元!海南州和格尔木市突破100万元!

  1994年7月,省募捐办率先成功推出大奖组,在西宁体育馆广场前销售,一等奖设10000元现金,其它奖项均为实物,10天共销售100万元。类似的大奖组共组织了3次,还吸引了甘肃省募捐办前来观摩学习。

  1995年,学习新疆经验全面推开“大规模、大兵团、闪电战”式大奖组销售活动,分别在西宁、大通、湟中、民和、乐都、共和等地成功组织80万、120万、200万奖组,销售周期一般在5—7天,全部采取实物设奖,头奖为天津大发汽车和手扶拖拉机,场面非常火爆,拉开了大奖组时代的序幕。

  1995年、1996年,因彩票销售成绩较好,青海省募捐办受到中募委的表彰,获得人均销售三等奖、资金上缴三等奖等十多个奖项!

  由弱变强创奇迹

  青海福彩30年,是由弱变强的30年,更是不断创造奇迹的30年。

  2000年,青海省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正式更名为青海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隶属于省民政厅,下设综合部、财务部、技术部、市场部四个部门。同年,电脑型福利彩票在全国全面上市,揭开福利彩票发展新的一页,同年,青海积极与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合作,建成“黄河风采”电脑福利彩票销售系统,这也是全国首个跨省区销售系统,从此三省联销电脑型福利彩票系统正式建立。同年10月18日,第一张甘青宁三省联销“黄河风采”电脑福利彩票售出!

  2001年12月31日,全省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元,达到1700万元,摘掉了全国倒数第一的帽子!

  2003年初,在投注站、销售系统和发行机构建设具备一定基础后,对热线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立了独立销售系统,结束了三省联销。同年乐透型彩票“双色球”在我省上市,当时堪称“救命球”,此后我省电脑彩票销量一路攀升。

  2004年,经与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研究,对联合机房和电脑票投注机进行了热线系统改造,使电脑票销售系统由原来的准热线系统升级成热线系统,延长了销售时间,解决了停止销售后上传数据难的问题。

  2005年1月,全国联销电脑票“3D”玩法在青海上市,由于趣味性强、中奖率高等优势,上市后备受彩民青睐,成为青海数字型彩票的主力品种。

  2006年3月,视频型福利彩票“中福在线”在我省上市,凭借其趣味性、娱乐性和互动性强等优势,很快得到我省彩友的青睐。2006年4月,我省完成销售系统的切换,至此,我省电脑彩票销售发生了质的飞跃。2006年7月,青海福彩全面展开IS9001:2000质量系统认证工作,并于同年10月获得IS9001:2000质量系统认证证书,这项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我省福彩系统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水平。2006年12月,中盘玩法“七乐彩”在我省上市,是继“3D”和“双色球”之后又一福彩品牌玩法。

  2007年,青海福彩首次开展“双色球”加奖及“3D”派奖活动,积极回馈彩友的支持和厚爱。

  2008年8月,网点即开票“刮刮乐”在我省上市,迅速以其“即买、即开、即兑”的特点赢得投注站业主和彩民的喜爱。

  2010年1月,青海福彩积极与省内媒体合作,开办了青海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福彩天天公益》栏目、青海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青海福彩网、《西宁晚报》和《西海都市报》福彩专版、自办报刊《福彩专刊》,建立起了“五位一体”的营销宣传体系,通过电视、电台、网络、报纸等平台进行立体宣传报道。

  2013年5月,新建福利彩票中心数据机房,新数据机房的建立标志着我省销售管理技术水平跃上了更高的层面,新机房完全符合《国家数据机房建设标准》。同年6月18日,快开游戏“快三”正式在我省上市销售,快三的上市标志着我省福利彩票游戏架构基本完善。

  2015年,青海省福彩中心进一步开展投注站形象化建设工作,提高销售网点的规范化水平,投入资金打造福彩旗舰店,提升投注站形象,为彩民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购彩环境。

  2016年3月,建成青海福彩同城异地灾备机房,保证了运行数据在各种不可抗力情况下的绝对安全,使青海福利彩票技术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

  据统计,青海福利彩票发行近30年来,年发行量由最初的70万元发展到2016年的15.35亿元,累计发行超过81.8亿元,建立福利彩票销售网点近900个,基本覆盖了全省各个区域,由最初的街边摊位发展到现在的兼营店、专营店、形象店等,彩票品种由单一的传统型彩票发展到集电脑票、网点即开票、在线即开票等近30种的品牌游戏和票种,福利彩票销售从依靠甘肃机房进行技术安全处理到建立了自己的独立数据机房,并且在去年建成了我省销售数据灾备机房,为福利彩票销售工作提供保障。

  矢志不渝铸大爱

  青海福利彩票销售系统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规定,忠实履行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充分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核心理念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科学内涵,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福利彩票公益金重点投入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把每一分福利彩票公益金都用在刀刃上,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

  如:2002年-2016年,共投入福利彩票公益金11亿多元,主要用于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光荣院、救助站、残疾人事业、慈善医院、社区服务中心、殡葬设施等福利服务设施的兴建、改建、扩建,以及救灾、残疾儿童治疗康复、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等。累计投入近4亿元新建了青海省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和青海福利慈善医院,建成了10所州市级儿童福利院、20所县级社会福利中心、105所城市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01所农村敬老院;投入公益金近亿元,先后成功实施了4400多例残疾孤儿“明天计划”康复手术,手术治愈6600多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和疝气的贫困儿童;资助了2087名贫困大学生,为5000多名贫困残疾人免费安装了各类康复器具,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补助近万人次。

  2011年10月,由青海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冠名的《福彩天天公益》节目开播,该节目是我省唯一一档日播类的公益节目,其中的“爱心心愿”板块也是省内唯一一档关注残疾人、老年人以及青少年群体如何在困境中奋力生存,努力实现梦想的节目。“爱心心愿”板块极力为挣扎在生活边缘的三类人群实现心中的小小心愿,并挖掘他们身上生生不息的正能量。活动开展至今帮助了800多个家庭及个人,尤其是为贫困青少年、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空巢老人实现了心愿,为他们送去了温暖,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同时践行了福彩“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更好地树立了福彩的公益形象。

  2012年5月25日,福利彩票销售及公益金使用大型宣传活动在西宁举行,现场为30名贫困大学生每人发放2000元助学金,为50名老弱残障人员发放轮椅及辅助器具,并举行“福彩走近鳏寡孤独特别关爱行动”启动仪式,充分展示了我省福彩公益事业发展的成就,提升了福利彩票的社会公信力和诚信品牌形象。

  2014年12月2日,青海省福彩销量突破10亿元大关,青海福彩推出“福彩温暖2015——走基层送温暖特别活动”,将福彩的温暖和关怀送到全省各地400多户贫困家庭中,活动既践行了福彩“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更是把众多彩民汇聚的温暖送到贫困家庭、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和贫困孩子的身边。

  近几年,青海福彩每年拿出3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扶贫项目,扎实推进扶贫双帮工作,切实解决帮扶对象的实际困难。

  ……

  据统计,30年来,青海福彩累计筹集公益金26亿多元,除了上缴中央的公益金外,留存地方的福彩公益金民政部门都严格按照“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保持公益金使用的透明度,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资助了大批社会福利和公益项目,涵盖了各地敬老院、福利院、日间照料中心、省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和青海福利慈善医院建设、“霞光计划”、“蓝天计划”、孤贫先心病儿童救治活动和贫困大学生救助项目等。30年来累计代扣代缴中奖者个人所得税1.7亿多元,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所设立的近900个福利彩票销售网点安置2000多人就业,从业人员涵盖了下岗职工、残疾人、农民、大学生等群体,缓解了我省的就业压力。

  展望未来求发展

  “十三五”时期,青海福彩将以《青海省“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青政办〔2016〕174号)和《中国福利彩票“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自觉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民政事业整体发展要求,秉承“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坚持“安全运行、健康发展”的工作方针,弘扬“公益、慈善、健康、快乐、创新”的福彩文化,践行社会责任,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促进转型升级为主线,重点抓好产品、渠道、营销、人才、保障五个方面工作,结合实际、统筹全局、突出重点、创新发展,推动青海福利彩票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为我省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青海福彩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履行社会责任,增强发展能力,扩大发行销售规模,筹集更多公益资金,促进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为此,青海福彩将不断加强福彩事业发展的专业能力及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营销能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保障运营能力和创新动力,实现青海福彩的专业化稳步发展,并努力实现青海福彩“十三五”时期的五大发展目标:

  销售实现持续稳步增长——2016年-2020年,全省福利彩票年均总销量增长3%,2020年全省福彩销量达到13.97亿元,五年累计销售总量达65亿元。

  市场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彩票品种更加优化;游戏引进与储备更加丰富多样,游戏研发能力逐渐生成;市场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彩票销售渠道不断拓展,销售方式更加多样便捷,销售网络更加优质完善,营销手段更加灵活高效。

  技术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技术数据机房等基础功能设施建设得到根本性改变,技术安全性大幅提升,流程管理更加科学,系统安全、技术保障、风险防控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自身建设水平不断增强——进一步扩大人才队伍规模,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大力提升福彩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福利保障制度,为福利彩票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福彩社会形象显著提升——公益活动广泛开展,品牌宣传持续推进,福彩公益感召力进一步增强,福彩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全面提升,广泛赢得社会认可和公众好评,成为推动青海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 :杨万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