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她用一把小剪刀,“剪”出大爱心)
今年44岁的戴生香,是扬州“馨香莲”理发店的店主,冯庄社区紫阳苑居民、老乡亲支部党员,还是“心相连”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她曾先后获得“扬州好人”“扬州市优秀志愿者”“江苏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2001年6月以来,戴生香一直致力于社区公益事业。她会定期去福利院和阳光安养中心,为那里的老人和孩子们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只要听说社区哪家有困难,她都会尽一份绵薄之力,献一份爱心;她还经常搜集民意,把群众的建议意见及时反映到社区。她用一把小剪刀“剪”出大爱心,用平凡义举、点滴爱心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扬州市邗上街道冯庄社区志愿者戴生香入选2017年3月“中国好人榜”。
通讯员 李蓓蓓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韩秋 臧晓松
爱心理发
服务孤老,与百姓心相连
1997年,戴生香嫁给当时蒋王乡冯庄四组的冯华根。后来,冯庄的农田变成街道,他们也由当时的农民变成了居民。如何在城市里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她放下镰刀,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里开起了理发店,并取名“馨香连”,寓意是用自己的手艺为居民送上馨香。
做生意的前提是做人。父母热心助人的身影会经常跃入戴生香的脑海,而家训“帮别人的忙,就是铺自己的路”,更是让她永记于心。于是,她注重用点点滴滴播撒大爱,用缕缕温情编织和谐。
冯乃仙老人在世前,戴生香平均每20天就要去给他理一次发。有一回,老人一连一个多月都没来,听说是老人摔倒了,行动不便,她便拎着工具箱上门服务。冯老躺在床上,面容憔悴,她看了心里十分难过,“冯老,您怎么这么久不来我这理发?”冯老颤巍巍地说:“前段时间摔了个跟头,走路都走不起来,哪还顾得上理发!”戴生香听后立即表态:“那每半个月我会上门一次,不要你一分钱。”她先后为冯老上门理发十多次,直到他逝世。据了解,戴生香的小店有个规矩,六十岁以上老人根据经济情况随意付费,凡坐轮椅或由家人搀扶的客人,一律免费。
有一次,戴生香要上门去给刚刚手术过的老人冯春明免费理发。她前脚离开,后脚店里就来了个顾客要染发,见“当家的”不在扭头就走,回来后搭档埋怨她:“你看你为了个不收钱的生意,把大生意给误了,你图什么呀?”戴生香笑笑说:“为这些老人理发,图个心里开心!”
润扬广场的管大妈行动不便,而且经常大小便失禁。戴生香不仅带着工具上门免费为管大妈理发,还承担起照顾管大妈的责任。被褥脏了,帮她清洗;肩膀酸了,帮她敲背;脚丫痒了,帮她修脚;家里乱了,帮她整理。久而久之,老人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称呼也由“小戴”变成了“丫头”。
此外,戴生香还把每次的义务理发变成老人们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她会给老人们读报,听他们唠唠家常。
爱心帮扶
捐出奖金,帮扶困难家庭
免费理发只是戴生香志愿生活的一部分,社区只要哪家有困难,她都愿意热心帮扶。一位居民不幸患上尿毒症,戴生香知道后送去200元,虽然钱不多,但足以让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2013年,戴生香被评为“扬州好人”,拿到2000元奖金。关于这笔钱的用途,全家人特地开了一个家庭会议,最后一致认为,这笔钱应该委托社区用来帮助困难家庭。第二天,戴生香亲手把钱交给了社区的冯书记,“这是政府颁发的 扬州好人 奖金,请你们帮我交给需要用钱的困难家庭手中。”
每一次拿到相关部门的奖金,戴生香都会把钱捐到社区,用于帮助有需要的困难人群,目前已达数千元。此外,她用实际行动带动了身边其他居民献爱心。作为社区首批爱心箱的认领者之一,戴生香在理发店里设置了一块“慈善榜”,只要是自愿捐款的好心人,无论金额大小,她都会将他们的名字一一记录在榜。就这样,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慈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树“好人”榜样,关爱残障儿童
阳光安养中心托管着30多名智障儿童,70多岁的“爱心奶奶”吉文秀的义举感动了社会,也感动了戴生香。每逢节假日,她都要带着饼干、糖果和牛奶到中心慰问,除了为每个孩子理发,还和他们一起唱歌,做游戏。有一回,戴生香带领孩子们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在动人的音乐声中,孩子们紧紧地抱着她,真的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
戴生香还曾应世明双语学校的邀请,带领30多名师生到阳光安养中心开展结对帮扶。她用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做好人每个人都可以,社会需要杰出人物,但也需要很多平凡的人,在普通的工作生活中,也一样能成为榜样,成为好人。
热心公益
搜集民意积极议政,为民办实事
作为邗上街道议政会成员,戴生香还经常倾听民声、搜集民意,把群众的建议意见带到议政会上。
退休职工刘大爷家住幸福小区,多年来,小区楼梯口没路灯,居民上下楼很不方便。由于光线不好,居民有时还会摔跤。戴生香了解情况后,在幸福小区先做了调查再形成建议,最终,邗上街道会同相关部门给幸福小区所有楼梯口安装了路灯。看着亮起的楼梯灯,刘大爷开心地说,“小戴真是个好丫头,理发没得说,还热心帮忙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难事、烦心事!”
有居民反映,紫阳苑经常有小摊小贩进进出出,叫卖声、吆喝声一片,影响了居民正常的生活环境,有居民曾为此与小摊小贩争吵过。戴生香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把材料整合后形成建议交到了议政会上。如今的紫阳苑小区加强了物业管理,居民住得格外安心。
自2000年成为共产党员后,戴生香的人生发生“三个转变”,从依附型转变为主人型、从漂泊型转变为扎根型、从谋生型转变为模范型。她不再满足于当一个贤妻良母,而是用自己的努力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力量。2011年,戴生香牵头成立了“心相连”志愿者服务站,截至目前,已吸引18位理发同行参与,他们到福利院为孤寡老人免费服务,为邗上街道行动不便者、重病垂危者上门理发,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口号“与困难家庭连心,与弱势群体同行”。
戴生香父亲的行动影响了她,她的举动则深深影响着她的儿子。2011年,甘肃省曲舟县山体滑坡,正在读初一的儿子打破他心爱的储蓄罐,把里面的143元全部捐给了万里之外的灾区人民。如今,她的儿子已经读高三,依旧热心助人,受到同学们的一致称赞。
小剪刀,大爱心。20年来,戴生香用自己的特长,尽自己所能地为孤寡老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蓝天,也影响着社区的每一个人。同时,她用平凡义举、点滴爱心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戴生香一直秉承着她父亲遗留下的诚信友善的品德,她也一直坚信,好家风照亮了自己,也能带动大家,“希望我的点滴行为,能感召每一位社区居民,集聚更多爱心、帮助更多人。”戴生香坚信,她一定会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把好事做到底。
(责任编辑 :王璐瑶)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