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个没人愿意提及的话题,亦没人愿意承认我们总有一天会永远地离开。但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是否真的只会渐渐被人遗忘?器官捐赠,在人死后让自己的形体以另一 种方式在尘世继续下去 , 传递生命的礼物。
什么是遗体 器官捐献
当一个人被诊断脑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体征时,基于个人生前的意愿或家属的同意,以无偿捐赠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赠给濒临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让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 ; 或者捐赠给医学院校 , 用于医学教学 。
我国的器官捐献现状

我国的器官捐献率呈上升趋势。 从2010年的0.02例:100万人口上升到了2014年的1.24例:100万人口,翻了60倍。截至2015年8月19日,我国公民逝世后捐献案例4737个,获得器官移植医疗救治的病例12748个。但同时也要看到, 我国仍是世界上器官捐献率较低的国家之一。
传统观念成为 影响 国民 器官捐献的主要因素 。 调查显示, 有50.52%的民众认为影响器官捐献的主要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其次是捐献程序和家属感情 。此外也有 18.89% 的民众表示 对器官捐献程序不了解 。
脑死亡 认定,器官移植的关键
遗体捐赠的器官必须在心跳停止几分钟之内进行灌注,才能保存几个小时至十几个小时。血块完全凝结 的 器官不能用于移植, 因此 只有在脑死亡的情况下,进行器官移植才有可操作性。换言之, 如果没有脑死亡的标淮,就不可能有遗体的器官移植。
目前针对“ 脑死亡 ” 立法的国家已 有 80 多个 , 也有数十个国家虽没有制定正式的法律条文承认脑死亡,但在临床实践中已承认脑死亡状态,并 将其 作为宣布死亡的依据 。


世界各地遗体器官捐赠情况


器官捐献常见问题
Q:器官捐献有哪些方式?
A:公民通过书面自愿申请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并且没有撤销该登记,待其身故后进行人体器官捐献 ; 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器官,待其身故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达成一致意见,共同或委托代表以书面形式表示同意的人体器官捐献。
Q:可以通过何种途径进行器官捐献?
A:登陆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 的官方 网站 , 填写 《 中国人体器官捐款志愿登记表 》 并交给当地 的 器官捐献管理机构 。之后将 获得 《 中国人体器官捐款志愿卡 》,并可 随时变更 或 撤销器官捐款登记 。
Q:听说器官移植技术尚在试验阶段,我捐献的器官会被浪费吗?
A:器官移植医疗技术在我国已经很成熟,并早已在临床应用。器官移植成功率非常高,例如肾脏移植,接受移植的病人一年的存活率约在90%以上 。
Q:我只愿意捐献某一种器官,其它器官会被摘取吗?
A:愿意捐献器官的人,可在器官捐献登记表上表明自愿捐出的器官种类。可捐赠 的包括 组织( 皮肤、眼角膜、骨骼、肌腱、血管、小肠, 神经等 )和器官( 心脏、肾脏、肝脏、胰、肺 等) 。 此外,在捐献手术 进行 前,死者家属需签署一份 《 知情同意书 》 ,再次明确捐献的器官或组织,医生会严格按照捐献意愿摘取器官。
Q:某些器官被切除之后,是否会 使 遗体遗容受损?
A:器官摘取时采用严格的外科手术标淮,手术后医师会仔细缝合并且维护外观。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会绝对尊重遗体、遗容,并最后恢复遗体原貌。
Q:我若签了器官捐献登记表, 万一 遇上意外,医护人员是否会放弃救我?
A:拯救生命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天职。器官捐献只有等到所有抢救措施都失败,医护人员与病患患开始讨论死亡时,才会被提出。所以曾表达过器官捐献的意愿绝不会影响到应有的救死扶伤的医疗宗旨和服务。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