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幼儿园、小学报名招生季,不少家长在为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忙前忙后。其中《预防接种证》成了让家长为难的一件事,若发现孩子有些疫苗没打,该如何科学合理的接种疫苗?去哪里接种疫苗比较安全,成了摆在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疫苗接种 忧心之处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儿童在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都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
也就是说,所有孩子在一年级报名时,要提供由接种单位出具的预防接种查验证明,证明已全程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如果没有完全接种,需将未完成的疫苗补种。但是山东的假疫苗事件给家长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
湖南省长沙市民曹女士说,今年2月,女儿在接种某疫苗当晚出现发烧症状,一家人连夜带女儿去医院检查,虽然医生说没有大问题,但这次经历还是让她心有余悸。山东“问题疫苗”事件被曝光后,她更加对孩子打疫苗产生了担心。
也有市民表示,虽然对疫苗有些担心,但孩子入托、入学都需要这个证明。他只给孩子打政府规定的一类疫苗,其他的不打算打。
一方是假疫苗事件,给家长带来的疫苗安全危机;另一方是学校入学要求的《预防接种证》。该如何正确认识接种疫苗知识,打消家长疑虑,亟须社会各方的努力。
专家医生 化解疑虑
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据了解,中国国家免疫规划已实施近40年,避免了约500万例中国儿童死亡。医学发展到今天,已完全证明接种疫苗是保护儿童健康的可靠手段。
“家长们拒绝给孩子打疫苗这样的做法会得不偿失,目前疫苗接种仍然是预防疾病最好也是最有效的。”四川省成都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何先琼说。
湖北省武汉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杨小兵博士说,“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最佳方法,婴幼儿时期人体生长发育旺盛,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很弱,通过给孩子免疫接种,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和增强儿童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也有医学专家指出,“由于家长们缺乏儿童预防接种常识,容易受相关社会舆论的误导,造成儿童预防接种不及时、漏种等,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威胁。”
接种常识 家长须知
预防接种是孩子的第一道保护屏障,作为家长应该了解一些儿童疫苗接种的常识,及时给孩子接种疫苗。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儿童6岁以前应当接种22针次一类疫苗。那么,应该如何规范接种疫苗。
陕西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张少白提醒说,家长应带儿童到政府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疫苗接种。接种前家长应该和医生充分交流,告知儿童身体健康状况及食品药品过敏情况。家长也要主动告诉孩子的健康状况及对哪些食物和药物过敏,以减少发生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可能。
在接种过程中要注意:
首先,在孩子发烧的情况下,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者,或同时伴有其他明显症状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此外,如果孩子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均应推迟疫苗的接种,待孩子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
其次,对于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包括免疫缺陷、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等不宜接种。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小心。
最后,对于一些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接种疫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