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关系民生,儿童食品安全问题更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4月,全国人大高票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明确提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并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2016年6月5日,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指导,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中国儿童中心等联合发起“全国儿童食品安全守护行动” ,项目意在通过倡导食品安全及营养教育普及,设置了“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等立体丰富的公益项目体系,覆盖目标人群保障儿童合法权益。
多层面呼吁重视儿童食品安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颜江瑛司长指出: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问题,始终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他希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儿童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探索建立少年儿童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为提升我国少年儿童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为促进我国少儿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朱锡生秘书长介绍:“全国儿童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凝聚了众多国家权威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爱心企业等各方的智慧和力量,突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通过发放儿童食品安全动手学习盒、主题绘本,建立儿童食品安全移动体验营,将食品安全与VR等最新科技手段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各类互动体验中享受学习食品安全知识的乐趣。
作为母亲的影视明星陶虹对《慈善公益报》记者表示:“父母最大的心愿是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我希望我的女儿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希望大家都来关注儿童食品安全。”
全方位体验为孩子健康保驾护航
有首儿歌唱道,“小朋友进学校,学习知识很重要。文化知识要学好, 健康安全也不能少。食品安全重预防,功夫完全在日常。要问我该怎么办,五大要点心中放。”《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全国儿童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依据了WHO(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五大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注意存放、材料安全等原则,开发了Flash动画视频、儿童食品安全动手学习盒、儿童食品安全主题绘本、儿童食品安全移动体验营等多样寓教于乐的食品安全公益项目体系,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生活饮食习惯。
“儿童食品安全移动体验营”是这次行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体验营包含了生活好习惯——小手洗干净、食品可追溯——从农田到餐桌、营养膳食——食品巧搭配、食品安全——安心厨房、综合体验——食品也好玩等五大体验主题区,食品安全知识和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最新科技展示手段相结合,记者看到新奇的体验和互动感受使孩子们兴奋不已,在享受乐趣的同时还学到了不少食品安全知识。
在体验营食品可追溯体验区中,通过AR技术,孩子们将了解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让孩子及家庭了解了食品在整个生产与流通环节的相关知识。食品安全的实现除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外,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教育,让孩子和家长学会在食品安全方面进行自我保护。
五年规划全面守护儿童食品安全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全国儿童食品安全守护行动”项目作为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重点活动之一,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儿童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包括为家庭发放儿童食品安全动手学习盒及主题绘本;在全国各地社区举行“儿童食品安全移动体验营”,邀请家庭参与互动;在校园发放学校资源包,推进“安心厨房”建设。预计未来五年,“全国儿童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将惠及至少15个省份、50个城市、300个社区、1000所学校,共计1000万儿童家庭;将开展100场进校园专题活动,举办300场儿童食品安全移动体验营社区活动,发放1000个学校资源包、1万个儿童食品安全动手学习盒、10万套儿童食品安全主题绘本。
记者 权 敬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