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发布的最新南非Optimus 研究报告显示,有将近 20%的青少年是性侵受害者。此数据高于全球平均值,但是低于澳洲与其他非洲国家研究资料所发现的最高比率。不同种族青少年所报告的性侵害情况略有差异,Optimus 研究报告指出,受害人遭受其他儿童侵害的比例,高于受到成年人的伤害。过去针对瑞士与中国的Optimus 研究报告,分别显示出 15% 及 7% 的性侵害比率。
儿童遭受侵害的后果非常严重,受害人因此付出的代价无法计算,对其所居住社区与所属国家所将带来的影响更加巨大。依据估计,全球经济因儿童侵害所将付出的成本可能高达七万亿美元,远高于预防所有儿童侵害形式所需的投入。
冰山的一角: 南非Optimus 研究报告以及其他系列研究都显示,全球各地的侵害行为受害人,不见得都会将相关犯罪行为报告主管机关,而这代表了问题远比调查结果所看到或确认的情况严重。许多受害人因为文化或其他约束而默默地承受伤害,而且纵使他们真的上报了侵害问题,许多国家也没有能力正确地记录相关数据或提供必要水平的支持。虽然协助受害者的重要性无庸置疑,不过证据显示“预防的效果更好”。预防可防止侵害行为的发生,以及避免受害人遭受严重的后果。
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Optimus 研究报告指出,除了短期的侵害创伤之外,还有严重的长期影响存在。研究资料⁴ 显示,儿童时期受侵害与几项导致成人死亡主因的多个风险要素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曾遭受侵害的人群中:
• 酗酒、吸毒、忧郁症以及意图自杀之风险,将增加 4~12倍;
• 吸烟行为增加 2~4倍、性乱交行为以及因为性行为而传染疾病的可能性提高; 以及
• 严重过胖的风险增加1.4~1.6倍;
• 受侵害者罹患心脏疾病、癌症、慢性肺疾病、肝脏疾病之可能性提高,且其平均寿命将缩短。
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WHO) 暴力犯罪预防小组协调人Alexander Butchart 博士提到了相关调查的重要性。“许多对儿童施加的暴力行为,并未报告警方、健康照护机构或儿童保护主管机关。此类调查比如本次调查因此成为了解对儿童施加暴力行为的’内容、时间、地点以及施暴者’的唯一方法。这些信息对设计与监控预防计划以及照顾受害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Butchart 进一步指出, WHO “2014年全球暴力预防状况报告显示,南非缺乏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儿童侵害报告,而Optimus研究报告则填补了不少空白。他另指出,“现在必须由政府、民间社会组织以及研究人员负起责任,确保针对调查发现采取实际的预防行动以及相关步骤,以改善对受害人的照顾”。
“瑞银慈善基金会”首席执行官 Phyllis Costanza 表示:“无论任何形式的儿童侵害都是无法接受且并非不可避免的,这些侵害行为是可以预防的。全球各地的人们,对相关侵害的规模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而像 Optimus 研究报告这样的系列研究,将可为官方部门与私人在预防侵害行为发生第一时间所采取的行动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预防的效果更好,目前也已经有证实的策略可协助政府预防侵害行为的发生。
• 支持父母学习有助于降低家庭暴力发生的技能
• 支持儿童学习在不使用暴力的情况下面对挑战的技能
• 改变通常“隐藏发生在眼上报前的侵害行为”的社会态度与常规
• 鼓励与帮助儿童寻求专业协助以及报告侵害行为
• 执行可保护儿童并对社会传达强烈信息的法律与政策
• 进一步了解侵害行为的内容、发生地点与时间、侵害行为的形式以及发生年龄,以帮助计划与执行有效的干预策略
Optimus 研究报告系列重点发现摘要
南非 Optimus 研究报告
• 调查对象19.8%(20.3% 男性、19.2% 女性)曾遭到性侵;
• 19.8% 的比率高于全球平均值 12.7%。然而,南非的比率非常接近全球报告所列出的最高比率: 澳洲女孩21.5%曾遭性侵、非洲男孩 19.3%曾遭性侵;
• 若与陌生成人相比,儿童较可能遭到他们认识的成人侵害;不过若青少年与成人相比,儿童更可能遭到其他儿童侵害;
• 不同种族青少年的性侵害报告情况略有差异。依据自填问卷结果, 21.2% 有色人种、19.7%黑人、17.5% 白人以及17% 印度青少年曾经有过遭受性侵的经验。
瑞士 Optimus 研究报告
• 调查对象15%(8%男性、22% 女性)曾遭到性侵;
• 在遭受性侵的受害者中,有27% 女孩及33% 男孩表示至少五次曾被侵害;
• 青少年遭受同年龄人性侵的比例,高于受到家庭成员性侵的比例。在某种情况下成为肢体接触性侵害行为受害人的学生中,有将近一半表示侵犯人是现任男友或前任男友/女友或约会对象;
• 性侵受害者,无论男性或女性,对他人从事性侵害行为的风险都显著增加。
中国 Optimus 研究报告
• 调查对象7%(8% 男性、6.4% 女性) 曾遭到性侵
• 这个结果与女孩比男孩更可能成为性侵受害人的一般发现不同。有可能女孩在报告性侵犯事件时比男孩更少。
• 不过男孩较可能成为性侵受害人的结果,在其他研究中也曾出现过。过去的几份研究也曾经出现类似的性别差异(Madu & Peltzer,2000 年; Yen 等人,2008年; Luo 等人,2008年; Choo 等人,2011年)。
• 进一步了解此类性别分布情况的潜在原因,对规划干预与预防计划来说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