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徐永光:公益人不能用道德优越感原谅低效率

2015年07月07日 09:56   来源:新华   

 

 

  7月6日, 南都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基金会中心网名誉理事长徐永光嘉宾做客新华访谈。

  收入偏低、保障不足是中国公益人面临的突出问题。他们拿着微薄的收入为帮助他人而奔忙,但是他们的生存困境如何改变?7月6日,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新华人寿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家谕,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益人义助联合劝募基金益宝计划创始人、项目办主任周玲做客新华访谈,就中国公益人保障状况与网友交流。

  主持人:对于改善中国公益人生存与保障状况,您有怎样的建议?

  徐永光:讨论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要分析一下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不正常的状况。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中国的公益事业还没有完全走向现代化,它还是一个传统体制束缚比较严重的行业。过去做公益登记很难,有的只能在工商登记,不能在民政登记,本来是行善做好事,但是很多行善做好事是在非法状态,法律没有保障。这个问题正在改变,十八大以后对四类公益组织可以直接登记,在登记注册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但是总体上,由于长期以来发展处于低水平,所以不可能短时间会改变,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整个社会还存在着对公益认识的偏差。觉得做公益就是要奉献,就要喝西北风。很多做公益的是年轻人,他也需要吃饭的。公益也是一种职业,这个职业在其他国家和别的职业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都能够过体面的生活。不能让中国的公益人过乞丐一样的生活,他自己都像乞丐,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人服务。有人觉得做公益拿工资就是不讲道理,有的人觉得我捐款怎么还给你发工资呢?你的捐款不发工资,他也没有办法做事情。实际上,你的捐款通过公益人去落实,实际上大大的提高了效率。比如我以前做“希望工程”,你捐300元可以帮助一个孩子完成小学学业,可能改变他的一生。如果你自己搞,不经过一个机构去做,3千元也做不下来。虽然花掉一些管理费用,但是资源的效率还是提高的。

  第三个原因,法律法规有限制。比如基金会的支出,管理费用、行政费用不得超过10%。基金会10%可能坚持,到了一些做项目的草根组织,他们是在做服务,帮助人,他们是要用自己的劳动来实现一个公益的目的,有人力成本支出,10%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这种限制让那些机构拿不到应该有的费用。一些资助者,包括公众,包括基金会和企业,我愿意捐款,但是对你的行政经费卡的很死,甚至有的说政府购买服务,没有管理费用,这个导向是有问题的。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做公益机构的负责人。作为公益机构的负责人有理想很好,但是也要有能力,有爱心也要有能力,结果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自己收入低一点,但是让员工跟着受苦,我就批评他们,“领导总有理想,员工跟着喝汤”,这就是你的能力有问题,你的理念有问题。你是帮助弱视群体,但是你恰恰在制造社会问题,你还做什么公益,道德绑架不对,但是你这种道德优越感原谅自己的低效率也不对,这些问题都需要克服。我相信这样一种局面的变化也需要若干时间。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