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残障人帮残障人,山城有个“我爱帮”

2024年02月01日 09:0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本报记者李坤晟 周文冲

  1月4日,重庆,阴。

  清晨五六点,64岁的江及惠早早摸索着起床。大渡口区盲人协会每周四组织健步走,这是新年第一场活动。前一天微信群里刚发布信息,她就接龙报了名。

  江及惠37岁患虹膜睫状体炎,40来岁失明。后来,丈夫外出务工,有了新的感情,行事爽利的她主动提出离婚。这些年,她不仅把自己和女儿一家的日常起居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拿过区残联厨艺大赛第一名。

  红色羽绒服、棕色运动裤、白色运动鞋,外加一顶棒球帽,穿戴齐整的江及惠,等7点58分手机报时一响,就来到电梯口等候负责接送的志愿者陈功芬。她们约定的时间是8点整。

  隔着一座立交桥,陈功芬居住的小区离江及惠家不到一公里。61岁的陈功芬一只眼是义眼,另一只眼近视,是三级视力残疾的低视力患者。

  在加入健步走队伍前,两人并不认识。现在,因为距离不远,她们常搭伴参加活动。

  健步时,江及惠将右手搭在陈功芬左肩。“平时用盲杖的盲人,一般习惯我在左边。她不用盲杖,更喜欢我走右边。”陈功芬说,大家一起出去热热闹闹,自己又做了善事,何乐不为?

  在“528·我爱帮”残疾人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528),像陈功芬这样的志愿者现有180多人。这支重庆市首个以残疾人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绝大多数队员有视力、听力、言语或肢体等方面不同程度的残障。

  在这里,残疾人不只是受助者。他们互帮互助,抱团取暖,找到了那份久违的自尊与自信。

  小事:一个很小的举动,就可能改变别人一辈子

  528志愿服务队的故事要从重庆市盲人协会主席刘玉霞讲起。

  因患白内障,从记事那天起,刘玉霞的世界就很朦胧。3岁时,她做了第一次手术,但视力还是弱于常人。

  小学时,她被老师安排在讲台旁的位置,依然看不清黑板。小姑娘有些自暴自弃。后来,老师干脆将她调到倒数第二排。

  但四年级的一天,身旁的李同学小声念起讲台上老师的板书。她心领神会,老师一边写,同桌一边讲,自己一边记。直到小学毕业,李同学也没说,他为何要这么做。

  多年以后,刘玉霞常鼓励志愿者,一定要相信,哪怕一个很小的举动,就可能改变别人一辈子。

  此后,刘玉霞的历任同桌都义务担任她的“板书讲解员”。但初中时的一段插曲,让她悟到另一个人生道理。

  一向成绩平平的刘玉霞,在某次考试中分数超过了同桌。或许是出于青春期少年常有的攀比心,这名同桌再没有给她念板书。得到了又失去,无助的女孩倍感委屈,但她从此明白:人一定要自强、自立。

  16岁时,刘玉霞做了第二次手术,一只眼睛的视力恢复到0.7,算是过上了健全人的生活。

  高二那年,重钢招工。上世纪90年代初,国营厂是香饽饽。老师和父母都认为,这个机会不能错过,劝她肄业。只是刘玉霞这铁饭碗刚端了三四年,就赶上国企下岗潮。她没有气馁,蜷在家里哭了几天后,找了一份商场导购员的工作,继续自食其力。

  可麻绳专挑细处断。千禧年后的某天,下班路上遭遇拦路抢劫让刘玉霞眼睛受伤,原本视力较好的那只眼睛彻底失明。即使再心有不甘,她也明白自己很难再像健全人一样工作生活。

  2004年,她与大渡口区残联签订临时聘用合同。翌年,残联领导建议她接任区盲人协会主席。

  2008年重阳节,刘玉霞组织盲人按摩师到附近敬老院义诊。按摩师们愿意停掉一天生意回馈社会关爱,但盲人出行是个问题。刘玉霞思来想去,干脆动员协会内的低视力患者义务接送。

  那次义诊非常成功。大渡口区盲人协会关爱敬老院的活动就此坚持下来。

  残联领导5个专门协会,除了盲人协会,还有聋人协会、肢残人协会、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以下简称智协)、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以下简称精协)。

  后来,刘玉霞借力合唱队、太极拳队、葫芦丝队等残疾人兴趣团体,吸引了其他协会的积极分子加入,逐渐形成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

  “528·我爱帮”残疾人志愿服务队于2020年正式成立。528是刘玉霞儿子手机尾号,正好与“我爱帮”谐音。

  在528成立前,大渡口区没有专门扶残助残的队伍。当地残联、民政部门更多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采购社工组织的志愿项目为残疾人提供服务。虽然有越来越多热心人士参与助残扶残,但残疾人在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困难。能快速反应、就近援手的528就有了用武之地。

  盲人最怕自己熟悉的陈设布置被打乱,江及惠在女儿家隔壁租了一套房自住。她不仅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负责女儿一家的晚餐。但如果她想出门办事,就会犯难。女儿女婿要上班,不能时时陪在身边。

  过去,她靠一两个热心邻居帮忙,既要迁就邻居的时间,更要多费心思维护邻里关系。如今,她要去医院做检查,可以随时向528志愿者求助。

  2023年冬日的一个上午,两名聋人拿着一张白纸,走进大渡口区残联。纸上写着:“我们要去医院看病,求助528志愿者,能帮帮我们吗?”

  残联舞蹈班学员陈光雯知道,这事只能找王萍。陈光雯和王萍都是528志愿者。陈光雯是低视力患者。王萍是聋人,但她能通过助听器听到声音且手语熟练,可以在健全人与聋人之间正常交流。

  王萍很快赶到区残联,带着两位聋人朋友前往医院。大半天时间,她帮忙排队挂号、门诊看病、取片拿药等,耐心细致地帮他们做好翻译。

  在交流中得知,两名求助者来自市郊江津区。“连江津那边都知道我们了?”这让528队员们格外振奋。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重庆市沙坪坝区、万州区的“528·我爱帮”残疾人志愿服务组织相继成立。

  互助:一份如鱼得水的自在

  528提倡轻度残疾人帮助重度残疾人,不同类别残疾人互帮互助。刘玉霞居住在大渡口区古渡社区,有243名本地户籍持证残疾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528志愿者。现年62岁的王典明是其中之一。

  走进古渡社区的“渝馨家园”(重庆“残疾人之家”服务品牌),刚刚获评2023年大渡口区优秀志愿者的王典明坐在最靠近门的地方。

  王典明1岁时,因医疗事故,右腿落下残疾。他有一辆残疾人代步三轮车,常常义务给大家跑腿。群里有残疾人因体检、参加技术培训、协会活动等需要接送的信息,他常常第一个报名,天不亮就出门,乐此不疲。

  身为重钢子弟,王典明成年后进入重钢下属的福利企业,做过钳工和车工,拿过厂里的生产标兵、十佳青年等荣誉。如今,年过花甲的王典明在528队伍里助人为乐。他自豪地对记者说:“我是残疾,但从不是残废。”

  像王典明这样60岁出头的退休人员是528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时间相对充裕,对参与志愿活动相当踊跃。在528,如果不时时关注群里信息,很可能“抢”不到服务机会。

  同住古渡社区古渡春色小区的独居脑瘫患者唐冬兵,家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我们志愿者定期打扫卫生。我和冬兵认识10多年了,来的次数多一些。”王典明说。

  多年的照顾,王典明和唐冬兵之间已有了深厚的感情。去年12月31日,唐冬兵给王典明发微信说,自己在外面吃饭,让他晚点过来。今年元旦晚上,他又发语音催促,怎么还不来?

  有人曾对王典明感慨,没想到你们(残疾人)这么团结。这句话说到了他心坎儿里。

  “80后”队长伍生亮曾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其他志愿者看他腿脚不便,不仅不给他安排重活,更反过来对其特殊照顾,这让他很气馁,但在528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在这里,互帮互助的残疾人志愿者们有一份如鱼得水的自在。

  当然,在某些场合,志愿者们也会遭遇冷眼。身为队长,伍生亮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不断给队员们打气。他相信,不管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总会在某个节点需要帮助。

  出门:走出来,才能拥有一片新天地

  前不久,刘玉霞参加重庆市公交系统组织的一场研讨会。对方拟建一座符合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要求的汽车枢纽站。但全场听下来,与会专家对方便肢残人士出行提出诸多建议,却几乎没有涉及盲人出行难的内容。

  “街上盲人少,不是他们不想走出去,是他们不敢出门。”刘玉霞说。

  “最重要的是要有方向感。”身着白大褂的528志愿者、盲人按摩师陈冬说。

  18年前,20岁出头的他患急性青光眼。手术后,医生的话如一道晴天霹雳:陈冬的视力会不断下降,几年内就会失明。正值大好年华的年轻人感到人生一片灰暗。他将自己封闭起来,与亲戚朋友断了联系,终日在家里上网消磨时光。2010年,他的视力迅速恶化。

  “如果是先天失明,或许早就放下了。中途失明无异于从天堂到地狱。”陈冬说。

  2011年,极度沮丧的年轻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当被及时抢救回来后,耳畔传来父母的哭泣声,他才终于接受自己将作为一名盲人活下去。

  但整整5年没有同外界接触,他已快忘记如何同社会打交道。

  这年9月底,重庆交通广播主持人王怡、康杰参加公益活动,为盲人朋友口述电影《三峡好人》。

  刘玉霞打了1个多小时电话,鼓励这个年轻人走出家门。父母也给他打气。在交通广播安排的爱心车上,刘玉霞等人同忐忑的陈冬聊了一路。“司机师傅也鼓励我,不要悲观,学个手艺,好好生活。”陈冬回忆。

  陈冬开始参加残联活动,学习按摩手艺,考取按摩师资格证。两年后,在父母的资助下,他在自家小区里开了间按摩店。

  10年间,陈冬多次参加盲人按摩义诊活动,现在是528志愿服务队的一员。这个曾经对生活绝望的年轻人,已成为家中顶梁柱。

  “社会没有抛弃我们。如果不走出来,就把命运交给别人了。走出来,才能拥有一片新天地。”回忆过往,他感慨不已。

  今天的528,通过互帮互助,抱团取暖,似一把梯子,让封闭在自我世界的残疾人,越过心灵的藩篱,重新拥抱社会,坦然面对生活。

  魏秀英第一次听说,很多肢残人士和视障人士组织了健步队。她的反应是:“这怎么可能?”自从与轮椅为伴,她连楼都懒得下。可一旦朋友们聚会没叫上自己,她又格外失落。

  在伍生亮的鼓励下,她加入了528。在这里,魏秀英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我后来才知道,原来全国有8500万残疾人。”

  在528志愿队伍里,视障人士和肢残人士是主力,听障人士次之,智协和精协的成员参与较少。

  与另外三家协会不同,智协和精协开展活动,一般依靠亲友支持。但亲友们往往囿于社会偏见,不愿抛头露面。

  大渡口区精协副主席黄荣琴是少数参加528队伍的精神残疾人亲友之一。她的孩子小杨16岁患病。早年,残联工作人员建议,平时她可以带儿子去残联手工室做手工,她就很抵触。“我们这个群体,亲人往往比病人还要痛苦。要撑下去是非常不容易的事。”黄荣琴说。

  后来,黄荣琴加入了528。现在开展协会活动,她不仅得到志愿者们大力协助,更被志愿者乐观的生活态度所感染。

  “只有从原有的小圈子走出来,才不惧怕别人的眼光。”黄荣琴说。

  1月4日,在春晖路街道新投用的“渝馨家园”里,黄荣琴带着27岁的儿子小杨上手编课。

  教室里,小杨主动走上前向记者问好,展示自己刚编的水晶鞋:“这是我下午的作品,怎么样?我才学了几节课。”

  小杨说,最打动他的歌曲是陈奕迅的《孤勇者》。


(责任编辑 :叶玮)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