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赛场内外的“志愿蓝”

2022年03月14日 09:58   来源:经济日报   

  “有事就找志愿者,他们会告诉你怎么走!”“别担心,找不到就问身边的志愿者。”“谢谢,你们辛苦了!”这是我们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听到最多的话语。

  蓝色是志愿者衣服的颜色,于是“志愿蓝”成了他们的代名词。从开闭幕式场地到比赛场馆,从冬奥村、冬残奥村到主媒体中心,从车站到停车场,哪里有需要,志愿者就会在哪里。

  一次简单的问询,一个善意的提醒,一个温暖的微笑,志愿者成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最好名片,为圆满举办“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贡献青春力量。

  传递温暖

  “欢迎来到国家体育馆”“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离席时请您注意脚下”……赛事服务助理王梓博每天要重复许多次这些话。他是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的大四学生,先天听力障碍,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一名残疾人志愿者。在助听器的帮助下,他和健全人一样,可以正常交流。

  在冬残奥会开幕前,王梓博专门学习了一些手语的动作和表达方式,“我不仅学习了手语,还备好了笔和纸,随时准备与观众沟通,尽可能帮助他们获得最好的观赛体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对于自己的工作内容,王梓博总结出4个方面,赛前组织观众进场,引导观众找到自己的座位;赛时监督观众佩戴口罩,提醒观众场内不能饮水和进食;赛后引导观众有序退场;为观众答疑解惑,如指引场馆卫生间、商店位置等。

  “为提升残疾人的观赛体验,国家体育馆对多区域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专门增加了无障碍看台,把最佳观赛位置的座席留给残疾人观众。”王梓博告诉记者。

  王梓博说,温暖是可以互相传递的。有一次,一队小朋友举着门票,排队等候进入观众席。他笑着向小朋友挥手说:“小朋友们,晚上好,欢迎你们来到国家体育馆,祝你们观赛愉快!”小朋友们也热情地向他挥手,其中一个小男孩跑过来说:“哥哥,你们好棒,我将来也要成为像你们一样的志愿者!”这种让王梓博感动的情景每天都在发生。

  “真诚的笑容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可以穿越种族、文化、语言的障碍,感染每一个人。”王梓博说。

  尽己所能

  “为了更好地服务北京冬残奥会,我们志愿者一直在努力。”延庆冬残奥村志愿者郑伟博与记者分享了他在志愿服务期间的感受与故事。

  郑伟博说,在延庆冬奥村完善的无障碍环境中,志愿者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日常工作,运动员也可以有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活环境,“在短暂的志愿服务期间,我们与运动员结下了深厚友谊”。

  “通过线上课程,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感知运动员的需求、如何辅助残疾人运动员推行轮椅等。”郑伟博说,延庆冬奥村前期的压力测试以及学校组织的扶残助残模拟演练,给志愿者提供了实操场地,为正式上岗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转换期,志愿者协助场馆在44个小时内完成了95处无障碍设施,以及形象景观的升级和改造。同时,根据冬残奥村内残疾人运动员流线进行了多次模拟演排。

  “志愿者们蒙上双眼乘坐轮椅,体验运动员们每一条行动路线,提前解决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在运动员来到冬残奥村之后,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带他们熟悉村里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加自如地在村里生活。”郑伟博说。

  冬残奥会期间,志愿者们还组织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活动,让运动员的奥运之旅拥有更多美好回忆。“在交流中,我们能感觉到运动员百折不挠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奋勇拼搏的意志品质,这对我们也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影响。”志愿者们纷纷表示。

  一展所长

  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这样盛大的世界级赛事提供服务,对不少志愿者来说是第一次。

  主媒体中心志愿者卢月双首次参与韩语翻译志愿服务,刚开始有些紧张。随着赛事服务推进,她的服务渐入佳境,“能够亲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仅锻炼了我的语言能力,更让我看到了世界的美好”。

  志愿者焦淼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大三学生,在冬残奥会期间担任多语言呼叫中心的法语接线员,接听来自各方的电话,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参加冬残奥会的运动员虽然身体不健全,但他们的拼搏精神鼓舞了许多人。我能利用自己的专业所学为奥运会提供服务,十分自豪。”焦淼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各场馆语言服务团队的有力补充和应急支援,多语言呼叫中心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英、法、俄等多个语种的三方通话翻译服务,是远程同传(交传)新型语言服务在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历史上的首次应用,提供的语言服务时长和语种数量也为历届之最。

  自赛时服务启动以来,多语言呼叫中心接到来自场馆、冬奥村、志愿者驻地、媒体中心等不同场所的多通来电,及时协助处理媒体采访、疫情防控、交通运输、酒店管理等涉奥事项,全面提升中外协作实效性,为冬奥会、冬残奥会提供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语言服务保障。

  志愿者为冬残奥会增添了温暖与美好,“志愿蓝”成为赛场内外最亮丽的色彩。一声声“谢谢你们”,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经济日报记者 李万祥 常理)


(责任编辑 :叶玮)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