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慢火车”上的人少了

2022年02月25日 10:0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早上不到7时,伴随着汽笛声,仅三节车厢的8171次列车在渐亮的天色里缓缓驶出太原火车站。

  “绿灯”“限速80”……太原机务段司机马宏忠目视前方,左手紧握大闸,右手紧握操纵手柄,不时对信号和仪表进行确认,并回复着车站传来的指令。负责机车设备检查的刘丽军走进机械间。一路上,他每隔20分钟就要检查一次机械运转情况。

  记者发现,虽然还没出正月,但与6年前乘坐时相比,车厢内的乘客似乎变少了。43岁的魏姓大姐说,这趟车她过去在村里时经常坐,现在少多了,“我全家都在县城住了,交通方便,不像小时候在村里,最方便的就是这趟车”。

  8171/2次列车穿行太行革命老区,往返于太原和长治市沁县间,单程216公里,运行5个多小时,一直被沿线百姓称为“铁公交”。

  “这趟车开行短短200多公里,却要停靠21个车站,其中大量都是‘村站’,坐一站的票价是1元钱,全程票只要10.5元。过去‘大雪封山’后,这趟车就成了老百姓重要的出行工具。”刘丽军说。

  8时许,列车停在红崖站,马宏忠把头探出窗外,观察着旅客上下车情况。“沿线都是小站,我们每站都要瞭望,以确认旅客上下完。看着老乡们坐我开的车出行,会莫名地高兴。”他说。

  太原铁路公安处武乡车站派出所客运民警魏帅告诉记者,每到这趟车进站,总有许多提着大包小包的乘客上下车,有的是进城购物,有的是卖农产品,遇到拿不了的,他们还会帮忙拎。“可不要小看了这趟‘小慢车’,过去人多的时候甚至会‘一票难求’。”魏帅说。

  8171/2次列车1993年开行,29年来,这趟慢火车已运载了几代山区群众走出大山、走进城市,见证了许多人进城赶集、看病就医、走亲访友、外出求学。

  “我们见证了这趟车的历史,这趟车也见证了群众生活的变化。”刘丽军说,现在山里生活条件好了,路也好走,很多村民买了小汽车,郑太高铁也经过沿线地区,8171/2次列车爆满的情况越来越少见了。

  12时许,8171次列车准点到达终点沁县大平站。马宏忠和刘丽军对机车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遍。“也许有一天,群众不再需要这趟车了,但开这趟车的经历一定会让我难忘,因为它见证了太多人生活的改变。”马宏忠说。   (本报记者许雄)

  


(责任编辑 :叶玮)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