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扶贫公益岗不能养懒汉

2020年08月13日 10:47   来源:广州日报   张冬梅

  一个村有101个扶贫公益岗?就业扶贫信息员、体温测量员、饮水安全管护员……一些地方开发出远超需求、五花八门的扶贫公益岗,某些深度贫困地区甚至将有劳动能力的大部分贫困群众纳入扶贫公益岗,这些现象值得警惕。

  疫情影响下,更考验脱贫攻坚的精准度与有效性。精准扶贫,设置扶贫公益岗是渠道之一。扶贫公益岗位专门为贫困劳动者而设,脱贫不离家、岗位送上门,让其成为“工薪族”,可以说是为贫困劳动者量身定制幸福。而将环境整治、农村绿化、安全保卫、道路养护等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刚性需求,与脱贫攻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变“输血”为“造血”,其实是多方共赢的好举措。

  初衷很好,但部分地方在执行中却让扶贫公益岗变了味,不仅没有达到政策初衷,还滋生一些不好的苗头。比如,过多设置、滥用公益岗,分发指标、搞“雨露均沾”或沦为“安排人”“养人”的操作,甚至还出现“上不上班没人管,干多干少都领钱”的情况。这些问题背后,其实折射出一些地方短期突击式脱贫、图简便省事等心理。因为大开口子、提供更多扶贫公益岗,不仅操作起来难度小,而且省时省事省心。往重了说,这种图省事的做法,就是懒政思维作祟。

  此举不仅不利于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目标,让这一政策福利难以落到实处,还容易在贫困户中助长“等靠要”思想,成为让脱贫对象丧失脱贫志气和积极性的“昏招”。要看到,扶贫公益岗是就业扶贫“利器”,不能成为“养人”的权宜之计。因此,必须回归政策初衷,把好关口,对相关乱象加强监管和治理。只有把好事办好,真正用好扶贫公益岗位这一政策工具,才能让精准扶贫更加有效。(张冬梅)


(责任编辑 :韩璐)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