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诊现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汪万里 通讯员卫春燕
“小孩反复咳嗽了很久,听说东莞的专家过来,我赶紧带着他过来看看。”11月6日上午,东莞“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人民医院的门前广场举行义诊,林芝市第二小学一年级学生宋子源的妈妈一大早就带着他来了。
这是东莞市卫生计生局赴林芝市巴宜区进行的对口医疗帮扶活动,也是东莞市“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今年边疆义诊的第三站,18名东莞“最美医护”不惧高原反应,全力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并为当地医生开展医疗技术培训。
就医群众点赞
义诊当天,巴宜区人民医院门前广场一大早就摆好了桌椅,拉起了横幅,当地不少群众早早就来等候东莞的名医专家了。为了这次巴宜区的医疗帮扶活动,东莞医疗团队成员11月5日凌晨3时起床,5时许在广州白云机场登机,飞赴林芝。
巴宜区平均海拔3000米,从低海拔来到高海拔地区,加上紧锣密鼓的帮扶工作安排,东莞帮扶活动的成员不少都出现了高原反应,因缺氧而嘴唇发紫、头痛、呕吐、失眠,不过他们没有退缩。
此次参加义诊的“最美医护”都是东莞医疗界的“大咖”,张秀薇、李瑞平、黄淑玲、李小霞、刘国军、王三贵、全守波、张少霞……为了参加义诊,这些平时一号难求的名医放下手头忙碌的工作,远赴雪域。
在义诊现场,一位67岁的藏族老太太排着队,她不是巴宜区的群众,而是来自五十多公里外的米林县。她平时血压偏高,这几天又感冒了,身体不适感更明显,听说东莞的专家来了,她便和老友一起驱车赶来。
林芝市第二小学一年级学生宋子源戴着口罩,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义诊现场。“小孩反复咳嗽多日,看了好几次都看不好。今天早上,老公打电话告诉我有东莞专家团队来义诊,我就赶紧带着小孩过来了。”宋子源妈妈手里还拿着刚从别的医院开的药方单。
刘国军详细问诊、体查、分析之前用药情况后,给家长解析了病因,对小患者的用药情况作出了调整,叮嘱家长该注意的事项。宋妈妈连连道谢:“东莞的专家真细心、真耐心。”
当地医生“偷师”
义诊当天,许多当地群众说的是藏语,巴宜区人民医院住院部医师群丹罗布便主动充当翻译。
群丹罗布今年29岁,6年前从西藏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之后在巴宜区人民医院当内科医生。由于当地医疗水平有限,当地医院培养的医生更多地偏向全科医生。
得知东莞专家团来义诊,群丹罗布一早就认真看了专家简介,找到他准备重点请教的对象张秀薇主任。“张主任专门看内科,内分泌是我们医院很欠缺的,我又在内科,跟她的专业很对口。”群丹罗布说,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的慢性病患者明显增多。
“张主任一过来,我就主动给她当翻译,向她请教学习。”群丹罗布不仅帮忙当翻译,义诊结束后,他还拿出住院部3个特殊病例向张秀薇请教。
除了群丹罗布,巴宜区人民医院的医生几乎全体出动,纷纷找专业对口的东莞专家请教学习。
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局长叶向阳表示,“最美医护”林芝巴宜区义诊,带来的不仅是东莞先进的医疗技术,更有东莞市人民的深情厚谊,今后,东莞市卫生计生系统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巴宜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重点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巴宜区政府副区长刘迎会表示,巴宜区于今年4月同东莞市卫生计生局签订了帮扶协议,东莞市卫生计生局选派市人民医院夏卫中等5名同志到该区人民医院进行医疗帮扶,而随援藏工作队过来的企石医院陈剑峰同志已在这里工作了两年。
“东莞为我们送人才、送情感、送实惠,为巴宜区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协调、跨越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刘迎会说。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