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华臻
春风送暖,新绿初绽,京华大地一片春意盎然。此时,又传来好消息:环京三市今年再添200万亩绿屏。其中廊坊市北三县造林将达到或超过京津标准,保定市将在与北京接壤的涞水、涿州沿线5公里范围内建设景观林,沧州市则将聚焦大运河沿线绿化。
森林是“地球之肺”,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需要一定面积、一定质量的森林资源作为生态支撑。近些年,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的期待水涨船高,越来越关注水土流失、雾霾袭城、风沙扰人等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向往并珍惜绿色的存在。让京津冀绽放更多新绿,已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几十万亩、几百万亩、几千万亩……加紧植树造林已然成为京津冀三地的共同行动。
植绿热情高涨,但京津冀林业生态尚有很大提升空间。目前,京津冀森林单位面积蓄积为24.7立方米/公顷,如果算人均森林面积则仅有0.7亩,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且分布并不均衡。具体来看,京津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森林资源更显拮据,而河北省域相对较广,余地多一些。实行区域联动、协同植绿,京津冀的生态环境将出现明显改观。
区域联动、协同植绿,必然会涉及利益平衡和博弈。这边要绿色生态,那边要收入增长,如何协调?引导三地人民建立大局观固然重要,但也要正视协同发展核心是互利共享。取得生态一体化发展,共建补偿机制必不可少。在这方面,水资源保护探出了一些路子,津冀水环境补偿基金、京冀对口支援等有序进行,森林绿地的恢复和建设也可以深入探索。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关照三地人民的现实诉求和发展难题,大家造林护林的热情才会更加高涨。
远郊绿水青山林海绵延,近郊森林组团绿树成荫,城市休闲绿地繁花似锦——一幅完整的绿色生态格局,映照着京津冀城市群的美好未来。大家联合起来,都来多栽一棵树、多护一片林,刷新的不仅仅是城市的颜值和气质,更涵养着源源不竭的发展力。
(责任编辑 :韩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