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公益岗位成扶贫“抓手”

2016年07月29日 09:24   来源:慈善公益报   

  近年来公益岗位这个新名词进入人们的视野,那么,何为公益岗位?既由政府设置的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作为再就业的重要形式,如今公益岗位成了困难家庭的扶贫就业的“抓手”。

  各色政策解民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政府要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公益性岗位的使用要把住真正为群众服务、产生效益的地方。

  为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管理,有效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各地推出相应政策,促进贫困地区的人通过政府提供的公益岗位实现了脱贫。

  四川省广安市结合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在贫困村开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2000个,帮助贫困户实现了再就业。“养殖收入加上每个月400元工资,今年收入预计能过万元,脱贫不成问题。”接受公益岗位的邻水县八耳镇石凼村甘德安说。

  广安市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凡具有劳动能力的16岁至60岁建档立卡贫困户皆可申请。“上岗并不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待贫困村整体脱贫“摘帽”后予以取消。

  与甘德安一样通过公益岗位实现就业的人还有很多。湖南道县原矿厂品公司下岗职工刘海仁对政府提供公益岗位称赞道,“多亏了政府大力帮扶圆了我的再就业梦,无一技之长,加上年龄较大,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成为一名环卫工人,稳定的收入解决了家庭的后顾之忧。”

  这得益于道县政府出资购买各种公益性岗位的政策,针对那些年龄大、无技术特长、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的实际情况,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刘海仁成了其中的一员。

  对此,有业界专家指出,政府部门的就业服务可通过实施再就业帮扶行动,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促进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可以促进困难家庭改变贫困面貌。

  爱心企业暖民心

  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就业,动员社会爱心企业的参与,成了各地政府的“必修课”。

  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在政府的公益岗位扶贫就业的优惠政策下,纷纷加入其中,在为困难群体提供了必要的公益岗位的同时也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日前,在山东省济宁市一场针对困难群体的招聘会在山东嘉合塑胶有限公司举行,爱心企业拿出公益岗位供困难群众选择就业,为精准扶贫注入了新动能。100多名困难群众来到这里自主选择就业岗位。

  “在嘉合塑胶找到一份工作,很高兴,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一定能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济宁经开区疃里镇大王庄村民魏转来说,原来一直在福建生活的他,如今刚刚回到家乡,人生地不熟,就业梦一直难圆,在这次招聘会上,如愿以偿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济宁经开区扶贫办副主任徐红英表示,鼓励引导更多的爱心企业加入到这项活动中来,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内容。

  无独有偶,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紧紧围绕“业有所就”的工作要求,开展“爱心公益岗位援助”活动,通过政府倡导,企业提供公益岗位的方式,优先聘用录用“弱势群体”,破解当地困难群众的生活难题。

  如今已是黑龙江庆东肥业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员的张再胜对“爱心公益岗位援助”活动由衷的感谢,“多亏这次专门面向困难群体举行的岗位援助活动,不然我现在还处在待业状态,1500元的月薪让我的生活多了一份保障。”

  黑龙江省肇东市劳动就业局局长董国众指出,传统慈善爱心活动仅能帮群众一时之需,变企业以钱物捐助为岗位援助,提供劳动就业机会,让困难群众靠自己的劳动改变生活面貌,才能帮助弱势群众真正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本报记者 张迎迎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