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阿克苏河畔的新疆阿瓦提县,眼下正值农忙时节,61岁的李金明却是“身在农田心在儿”。让他牵肠挂肚的儿子名叫李兵———几个月前,身份证上名字还是图尔迪·依力亚斯的维吾尔族年轻人。
李金明正想着儿子时,电话响了起来,“‘老汉儿’,你多注意休息,不要累着了。”说着一口标准四川话的李兵问候着父亲。在李金明的老家四川,“老汉儿”的意思就是“父亲”。“娃儿,你也好好干活,照顾好自己。”烈日下,缕缕阳光穿过李金明花白的头发,他的思绪慢慢回到了18年前。
1997年,李金明从四川合江辗转来到温宿县古勒阿瓦提乡务工,帮人种地;而图尔迪正经历着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和他一直相依为命的爷爷、奶奶相继离世,他成了孤儿。就在这年的12月,图尔迪与善良的李金明相遇了。
李金明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图尔迪时的情景,“大冬天,这个娃儿衣服破破烂烂,看起来好久没吃饭喽。”到了吃饭时间,看到孩子还没有离开的意思,眼巴巴地看着他。李金明心生怜爱,买回饭菜让这个饥肠辘辘的孩子吃了一顿饱饭。
从此,图尔迪时不时就到李金明家里蹭饭。因为语言不通,李金明特意向一些村民打听,得知图尔迪的情况后,李金明帮他找亲人,可一直都没能找到。
“或许是天意吧,从那以后,孩子不愿意离开我了,我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李金明回忆说,就这样,他把图尔迪当成了儿子来养。
岁月渐增,李金明额头上的皱纹渐深,图尔迪从一个单薄瘦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皮肤黝黑、身板结实的小伙子,还学会一口浓重的四川话。这些年,父子俩先后在温宿县、阿瓦提县务工生活,图尔迪和父亲一起学习打理果园、种地。
今年4月,图尔迪正式改名为李兵,提起改名的原因,图尔迪说得很实在:“我不到10岁就跟着‘老汉儿’,他让我感受到未曾有过的温暖,感受到了什么是父爱。把名字改过来,是感谢‘老汉儿’对我的养育之恩。”
“没有我的‘老汉儿’,就没有今天的我,现在他老了,该我照顾他了。”18年,青丝早已变为华发,李兵发自肺腑的话语见证着他与养父的父子情深,“他永远都是我的‘老汉儿’,我要照顾他一辈子。”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