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按中华慈善总会和山西省慈善总会的工作部署,山西省各地慈善会正积极准备、全力以赴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多地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和交流。从这些优秀的经验中不难看出,在关爱留守儿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将逐步形成政府部门支持,民间资本补充,慈善组织实施,社会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必将促成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的平缓过渡和顺利解决。
◆ 吕梁市慈善总会会长 解金亭
亮点:以互联网+为依托,提升留守儿童救助成效。
留守儿童数据:
吕梁市初步统计了部分县(区),留守儿童已达到15,000以上。
具体做法:
今年,吕梁市计划在岚县、兴县、离石区、柳林县、临县和方山县的20所寄宿制学校中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并为之配套相应的教学器材、生活用品、爱心妈妈和志愿者。联合多家单位和组织,筹募慈善款物。面向留守儿童之家和贫困校园免费发放慈善书籍,为留守儿童免费配发2000副近视镜,设立小额冠名微基金等劝募活动。
在救助项目实施过程中,寻找典型代表,通过新闻采访、图片纪实和实地拍摄宣传片等方式,把留守儿童真实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
突出自媒体优势,要求各地留守儿童之家的爱心妈妈统一微博头像,按照固定格式命名,由各地爱心妈妈将留守儿童之家每个周末的活动拍照,并在微博发布。这种方法有利于各地留守儿童之家之间互相借鉴工作方法,吸引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组织、慈善创客和爱心人士加入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提高救助的社会效应和社会价值。
◆ 岚县慈善总会会长 杨三改
亮点:解决留守儿童低保问题,建好“留守儿童之家”。
留守儿童数据:
岚县共有1472名留守儿童。其中有孤儿28人,占到留守儿童总数的2%;单亲家庭326人,占到留守儿童总数的22%;残疾人家庭292人,占到留守儿童总数的19%;其余都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通过与县政府领导协商,首先解决孩子低保问题,确保这些孩子能在学校住下来,能交得起伙食费。
具体做法:
建好“留守儿童之家”。目前留守儿童之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留守儿童之家仅仅是个活动室,下一步要完成活动室向“家”的升级,要求各学校做出留守儿童的食、宿、学习辅导、生活管理、活动组织、心理教育等方面的计划,硬件方面要配备音、体、美、活动室、洗衣房,配备工友、生活老师、活动指导教师和学习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兼职辅导员队伍,同时解决好这些老师的待遇问题。
◆ 岚城明德小学副校长 牛爱珍
亮点:制定结对帮扶关心制度,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留守儿童数据:
岚城明德小学现有学生327人,其中留守儿童55人,孤儿1人,残疾儿童2人,因病致贫8人,单亲18人,其他26人。
具体做法:
“留守儿童之家”成立于2007年,2012年4月由县妇联挂牌。学校实行寄宿制统一食宿,统一学习,能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科学、健康的成长环境,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制定教职工对留守学生的结对帮扶关心制度,各科任教师充分利用校讯通这一平台,与家长进行语言上,情感上的交流。
建立了以班长为首的调查小组,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动态。利用课余时间、饭桌旁、休息时间、深入他们中间,以同龄人的思维与他们谈心,甚至带他们走进自己家中为他们缝新补旧,充分发挥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帮助他们树立对生活的自信心。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记录“留守儿童”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委托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个人信息。
◆ 闻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宋登科
亮点:出台文件作为制度保障,社会参与范围广。
具体做法:
闻喜县出台了符合闻喜县实际情况的《闻喜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创办了农村“留守儿童之家”。 县妇女志愿者协会和团县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发挥爱心妈妈、爱心大哥哥的亲情优势,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县关工委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的优势,发起“老少牵手圆梦行动”,为留守儿童圆他们的求学梦、就业梦和成才梦。
闻喜县慈善总会运用自身平台,发起关爱留守儿童“慈善一日捐”以及慈善义卖活动,为“留守儿童之家”募集资金。在全县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关爱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福利体系。
目前,全县已在畖底、桐城等9个乡镇建成农村“留守儿童之家”24所,还有5所在建中,共计29所。“儿童之家”装修后配置了课桌、活动器材等。每个“留守儿童之家”专配一名儿童福利主任,负责教学设施管理和留守儿童的福利救助,每周六、周日,组织本村及周边村儿童参加学习、活动、娱乐。计划到2016年底,在全县农村再创办10所“留守儿童之家”。
◆ 闻喜县大泽村关爱儿童之家主任 郑蓉
亮点:开展与父母互联网线上互动。
留守儿童数据:
闻喜县裴社乡大泽村共有7个居民组,475户,1940人。0~18周岁儿童共有381人,其中孤儿1人,服刑人员子女1人,残疾儿童6人,大病儿童3人,留守儿童87人。
具体做法:
儿童之家从调查摸底入手、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开展各项活动。给孩子们集体过生日,周末开展户外活动等。儿童之家利用微信、QQ视频等通讯方式,让孩子们可以与远在他乡的父母交流,同时也与有条件的父母沟通,让他们尽可能地回家多陪陪孩子。
◆ 闻喜县畖底镇东畖底村儿童之家
亮点:结合老年工作,发挥老年人余热,爱心爷爷、爱心奶奶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数据:
闻喜县畖底镇东畖底村,全村356户,共计1500人,现有适龄儿童195人,孤儿3名,残疾儿童7名,留守儿童64名,困境儿童7名,学龄残疾儿童4名,辍学儿童2名。
具体做法:
东畖底村于2012年创办“关爱儿童之家”, 关爱儿童之家的任务主要是:1.给本村孩子建立档案,了解本村学龄孩子的情况。2.不定期的走访每个儿童家庭,对特殊儿童给予更多关爱,与他们聊天,谈心,给予他们生活的信心与希望。3.利用孩子的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4.督促没有给孩子报户口的要及时办理。关爱儿童之家通过家访了解每个儿童的成长与学习情况,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对孩子进行课外辅导,不定期讲解各类安全知识,开展下棋、唱歌等各类娱乐活动。通过几年的工作和实践,涌现出了一批爱心爷爷、爱心奶奶、爱心爸爸和爱心妈妈。 (本报记者 王 燕)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