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是儿童健康和安全成长的重要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出版的《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天有2000多个家庭因非故意伤害或“意外事故”而失去孩子,从而使得这些家庭变得支离破碎。而这些伤害原本是可以预防的。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6月4号傍晚,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了一名12个月的女婴,医生发现女婴腹部及双下肢有13%的面积被烧伤,同时出现了脓毒症和重度贫血症状。初步判断,孩子是被浓酸烧伤的,痂皮的愈合时间比较长。目前女婴已经转入烧伤科进行治疗,女婴的妈妈被警方带走调查。镇江京口警方已成立专门工作组,赴徐州对女孩的父亲依法开展调查工作。
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是导致我国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儿童意外伤害事件的频发,不得不让我们对儿童意外伤害问题引起重视。
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儿童权利的保护和实现。新中国成立至今,结合国际社会的标准和本国实际,我国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以确保儿童应有的权利,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性、条理性的运作程序。但由于中国贫困人口基数大、大病儿童人数多等因素,仍需大量中国非政府组织为贫困儿童保护与救治提供多方支持。因此,社会组织需要大幅提高我国贫困大病儿童救治效率,在满足极大需求量的同时,不断整合多方社会资源,完成一次次时间与生命的赛跑。
儿童救助需多方努力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儿童受国家保护”。1991年,中国加入《儿童权利公约》,随之制定了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此外,国家还出台了《义务教育法》、《母婴保健法》、《收养法》、《教育法》等有关儿童保护的专门法律。依据宪法的规定,一些并非以儿童为主体对象的法律也包含了保护儿童权益的条款,比如《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民法通则》、《劳动法》等。目前在中国的法律框架内,儿童的权利主体地位明确、儿童的基本权益清晰,一系列与儿童权利有关的法律法规在维护儿童权利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保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五六年来,在中国儿童保护领域立法政策有一个飞速发展。2014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出台《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今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些政策在中国儿童保护领域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将会为未来从事这项工作提供越来越有利的支撑。司法机关在未成年人的保护领域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石海龙认为:“儿童保护应该是我们社会发展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儿童发展项目的应有之意。我认为有四方面非常重要的要素,就是政府、企业、NGO组织和媒体。儿童保护在中国的实践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法律是不是还有缺失的地方?政策是不是还有不完备的地方?服务是不是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所以我们要通过政府、企业、NGO组织和媒体的共同努力来克服这些不足。”
在中国儿童保护和实践发展方面,为此提供支持并不断努力的中国非政府组织,长期致力于为儿童保护提供各种支撑,如中华儿慈会在2011年3月成立了9958儿童紧急救助项目,搭建24小时儿童医疗救助中心,建设集信息、医疗与募款为一体的救助综合管理型枢纽平台。9958儿童紧急救助项目推动民间NGO医疗救助组织资源整合以及医疗社工服务体系的培训和搭建,打通政府、NGO、专家、困境儿童、以及医院的立体式通道,积极倡导中国儿童发展和保护领域新观念、建立大型信息数据库与政府对接,打造为中国困境急难儿童代言平台的专业带头人角色。
完善儿童救治服务链
意外伤害儿童保护领域牵涉面广泛,从前期介入、监护人责任、司法保护、极端被虐伤害监护权转移问题、政府责任、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媒体责任和公募资格以及儿童隐私保护关系等等。
佟丽华表示,我国在儿童保护领域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观念问题,也不是制度问题,而是缺少专业人员的问题,我国有的地方民政部门只有半个人从事儿童保护工作,因此,如何在儿童保护领域培育专业力量来开展具体的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一工作并不适合在政府体系内来做,政府部门来做这些具体服务性的工作往往是花钱多、效果少。因此,最合适的方式就是政府购买服务,最适合政府推动民间力量来做这些具体服务。“
中华儿慈会9958救助中心推出了“源爱计划”资助型项目,致力于推动民间儿童医疗急救平台的发展和整合。项目旨在选拔出“意外伤害贫困儿童急救”领域中公益理念与时俱进、项目执行力强的公益组织,在今后项目运营中吸收借鉴9958救助平台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开启管理、运作、监督三结合的运营模式。“源爱计划”将为入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资源拓展、战略指导、团队管理、品牌活动等多方面支持。将在2016年至2017年第一期启动资助资金200万元,每个环节都将经过9958医疗专家、公益顾问团和9958救助中心的严格审核。河南南阳市志愿者联合会、湖北恩施义工联合会和深圳慈善公益网等项目符合被资助范畴,成为第一期获资助项目,每家机构拨款15万元。各入围机构将通过项目立项、尽职调查、执行方案拟定、公示执行团队、签订合作协议和项目跟踪管理等流程进行正式进入的专业化资助体系。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秘书长助理、9958紧急救助中心总监王昱说:“意外伤害儿童保护需要搭建从上到下的服务链条,前端的安全教育和司法保护,中端的医疗紧急救助以及后端的家庭心理重建。遭受严重伤害的特殊孩子在身体逐渐康复的同时,还存在长期的心理重建问题,这样一个立体的社会链条需要社会服务组织用自己的专业平台来提供,各个阶段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做。希望政府能支持民间的专业力量,让我们的服务更好、更完善地落地。”
空军总医院烧伤科主任邹晓防说道:“对于意外伤害里的烧烫伤贫困儿童,从医学角度来说是极其漫长的过程,在现实中还有一个很大困难就是经济压力。烧伤救治很耗费财力,现在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如果烧伤面积三度以上超过25%,每烧伤1%,他的创伤修复的花费就是一万元。如果儿童烧伤50%,光是创面修复需要治疗费用大概是50万元,无论对一个农村家庭还是城市家庭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没有外界帮助很难把儿童生命保全。”
北师大心理发展研究所教研员王海平说:“对于重大意外伤害儿童来说,每一个阶段都要找准心理工作和教育工作的起点,结合这些起点我们进行针对性的干预,而且,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在前面。事前预防教育可以让大家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有预估,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发生。”
我国的儿童保护体系虽已初现雏形,但是儿童权利保护法律规定在操作性和执行力度上有待提高,儿童保护体系未及完善,具体的儿童保护服务有待提升,家长意识和社会救助等环节都还有培育的空间。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继续努力从而推进儿童福利事业的进步。(本报记者 王 燕)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