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4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发出通知,要求把时间还给学生,使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愉快和有意义的暑假,并特别强调禁止组织集体补课、有偿补课。然而《慈善公益报》记者调查发现,暑假即将到来,已经有很多家长提前给孩子报了补习班,准备随时“接轨”。
不轻松的假期
暑假要到了,两个月的假期理论上是孩子们最放松的时间,但不知道有多少学生从学校课堂里“解放”出来后,又出现在形形色色的补习班上。
快要升初三的张晋搏,这两天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对暑假充满了担忧,张晋搏对《慈善公益报》记者解释说:“学校组织大家去内蒙古夏令营,让回家跟父母商量后自愿报名,可是父母认为初三非常重要,如果不抓紧假期时间补习,很容易就会成绩落后。可是今年的暑假只有两个星期,我真的很想休息休息。”张晋搏说自己第一次这样“害怕”过暑假。他说在假期中,父母会给他安排各种补习,甚至每一科都请了老师,成绩不好的科目要重新学习也可以理解,可是就连自己非常拔尖的英语也要去补习,父母说:“既然学得好那就要趁热打铁”。
在班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朱思甜,对即将到来的暑假也不太满意,她说:“父母从没有担心过我的学习成绩,但他们却希望我掌握一门技能,父母已经给我报了钢琴班和舞蹈班,加上暑假作业也有很多,感觉比平时还要忙。”朱思甜感到压力很大。
除了初高中生假期被“塞”的满满的以外,初小的孩子们也并不轻松。社区张大妈对《慈善公益报》记者说,自己的孙女暑假时间表非常的紧张,常常需要“赶场”,有时候一天需要跑4个不同的地方。“就连负责接送的大人都吃不消,这么紧张的时间安排孩子真的能学到东西吗?”张大妈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华表示:“以分数高低论英雄、以升学率高低论优劣的教育观念,严重妨碍了教育者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注。”孩子们需要更多的是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才是家长们应该放在首位的。
让假期真的“解放”
《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发现,对于补课,家长们有几种不同的意见。有一些家长虽然表示反对补课,但是担心子女不补课学习跟不上。家长陈先生说:“我很想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假期,可是别的孩子都在补课,我的孩子不补课肯定会落后啊,我得为了孩子的前途负责任。”
而除了成绩因素,暑期安全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在山西太原做生意的王先生对记者说:“不补课让孩子去哪里呢?平时孩子待在学校,既可以学到东西又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现在马上要放假了,就是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也是一定要报补习班或者托管班的。”记者采访发现,不少类似学生家长已经为孩子报名了补习培训班了,对于补课是否会影响让孩子快乐过假期,他们则无奈地表示“孩子还小,以后就会明白了。”
对于没有时间照看孩子的家长,教育人士王慧玲女士建议,家长可通过教授孩子一些安全常识,特别是独自在家的安全知识,增强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可增强孩子的独立性。王女士建议,家长可通过与同事或者邻居结对子,让孩子一起在有长辈照看的地方学习或者玩耍。
尊重孩子的意愿
把孩子的时间“塞”的满满的真的是好事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发现,对于补课,部分学生处于反对态度,更多学生希望可以得到快乐的假期。假期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放假休息的时期,同时也是重新调整学习状态的重要时期。假期利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下一阶段的学习。
针对孩子在假期的各种“遭遇”,教育专家王文水建议,如果完全让孩子在假期“放开”,也会增加父母的焦虑。但他建议假期安排还是应该以孩子的意愿为主,不论是补课还是学习技能,切忌过量,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假期应该有充分的休息和娱乐时间,这样孩子才能用良好的状态去迎接新的学期。
初三教师严老师说:“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学会安排自己的假期,假期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非常重要,这本来就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事情,但是由于近年假期辅导班热,假期出现反效果,感觉现在的孩子没有从前那么渴望放假了。”严老师建议,应该让孩子学会安排自己的假期,从小学会自我规划,家长可以在一旁给予建议和引导,对于暑假这种长假期,一定要保证假期“劳逸结合”。(见习记者 李 馨)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