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的考场上,都会出现残疾考生。《慈善公益报》记者日前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了解到,今年全国有3893名残疾考生,享受到了延长考试时间、采用盲文试卷、大字号试卷等高考便利政策。
政策趋于完善
为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2015年5月,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了《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对各级招生考试机构为残疾人参加高考提供平等机会和合理便利做出了明确规定。规定包括:提供现行盲文试卷;提供大字号试卷;优先进入考点、考场;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如引导辅助人员、手语翻译人员等)予以协助;考点、考场设置文字指示标识、交流板等;允许视力残疾考生携带答题所需的盲文笔、盲文手写板、盲文作图工具、橡胶垫、无存储功能的盲文打字机、台灯、光学放大镜、盲杖等辅助器具或设备等。这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对残疾人参加高考专门制定管理规定,当年就有近千名考生享受到这些便利。
中国残联发言人郭利群向《慈善公益报》记者表示,2016年是《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施行的第二年。今年,经过教育考试部门审核批准,予以特殊考务安排的考生有3893人。
考生机会平等
据中国残联统计,2015年申请合理便利的残疾考生492人,以盲人为例,虽然2014年教育部已经发文为盲人提供盲文试卷,并适当延长考试时间,但由于政策还不完善,很多细节不尽人意,只有3名视力残疾考生参加考试,而2015年的人数就比2014年增加了43人,今年又有数十名视力残疾考生参加高考。
“我们学校去年有3位学生首次参加普通高考,成绩都不错。今年又有两个学生参加了普通高考。”青岛盲校副校长张蕾向《慈善公益报》记者介绍说。“青岛盲校的课程设置、教材与普通高中基本一样,但在2015年以前,盲校学生只能通过单考单招的形式升入对应的大学,学习的专业也仅限于针灸、推拿等一些盲生的传统科目。去年我国出台了规定,从制度上为盲生及其他残疾考生参加高考提供了便利和机会。”
“听到盲生能参加普通高考我开心极了,我想学普通专业,融入社会,我的人生还可以更加精彩。”青岛盲校高三毕业生杨玉青兴奋地叙说着自己的梦想。
去年该校盲人考生郑荣权取得了570分的高考成绩,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被温州大学录取,成为浙江省首位被普通高校录取的盲人考生。“普通高校能够招收盲人,标志着高考招生能够公平对待残疾考生,使残疾考生跟健全人一样机会平等,”张蕾坦言。
入学比例上升
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副院长徐娟向《慈善公益报》记者介绍,目前全国有20多所以招收残疾考生为主的特殊教育学院。这些学校包括北京联大、长春大学、天津理工等。目前,北京联大特教学院残疾考生占比已经达到60%。
据了解,单就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来看,今年来自全国各地的633名残疾高三学生报名参加了联大的单考单招,共有146人被录取。
而对于今年接近5:1的招录比,徐娟说:“对于参加单考单招的学生,往往会参加多所大学的考试,因此,尽管报名考生众多,大部分学生都会有学校可以选择。目前,很多普通大学也开始招收残疾考生,残疾考生的入学比例总体在上升。”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在高考招生中给予残疾人单考单招,符合残疾人自身的特点,考虑到了残疾人的特殊性,也解决了残疾人的实际问题。同时,残疾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将使更多的残疾人能接受高等教育,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报记者 王 超)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