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上海:患者术前给家人留字条“如有意外不得为难医生”

2016年05月23日 09:40   来源:新华社   仇逸

  新华社上海5月20日新媒体专电(记者仇逸)“手术过程如发生异常情况,家人不得与院方和医生发生任何不理智的行为。是技术原因由医院方处理。是就诊者本身的原因由患者自身负责。医生们可总结经验以利于日后的工作。”日前,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台普通的腹股沟疝手术前,出现了一个令人动容的细节——患者张先生在上台接受手术前递给主刀医生李培明一张留言条,叮嘱家人即便出现意外,也不要为难医院和医生。

  张先生来自青岛,12年前曾接受胃癌手术,1年前接受喉癌手术,对于一次次将他从生死线上拉回的医务人员,张先生充满了感激与信任。此次,他因喉癌术后随访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复查结果显示喉癌没有复发。不过张先生却患了双侧腹股沟疝,考虑到生活质量,张先生希望做疝手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董频教授便将他推荐至腹壁疝门诊。

  接待张先生的是日间医疗部(北)主任李培明教授,患者因喉癌术后不能开口说话,和医生沟通时只能通过纸和笔。李培明教授耐心且详细地解答了患者的困惑,并及时安排了手术。

  5月10日中午,李培明在结束了上一台手术后去手术等待区访视等候手术的张先生。“当时是为了让他放松心情,给他鼓鼓劲,没想到他给了我这张纸条。”李培明表示:“我在医生岗位上工作了28年,像这样的纸条,还是第一次收到。”后来,李培明从护士处得知,这是患者在等待手术时,向护士要来纸笔,一笔一画写下的。

  张先生的手术非常成功,经过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术后第二天便顺利康复出院。出院前,张先生再次对医护人员表示了感谢,而医生们同样为患者的举动而感动。日间医疗部小王医生在他的个人微信里这样写:“似乎恶化的执业环境,让广大的医务人员对职业开始产生了动摇,应不应该继续坚守?这个小纸条告诉我们,还是有相当多患者从心底尊重和信赖医生,需要医师帮助他们战胜病魔与伤痛。这就是我们坚持做医生的原动力。我们没有理由辜负患者的信赖,有的只是更多的责任,和对这份工作更多的职业尊严和职业荣誉感……同时医患间应彼此多一份信任,回归本源,协同合作,战胜病魔。!”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