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陕西慈善“让爱创新”

2016年05月17日 09:34   来源:慈善公益报   

   陕西省慈善协会根据扶贫济困、树德育人的慈善宗旨,项目设立突破传统的物质救助,从慈善普世、育德树人的根本出发,普及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根据慈善事业发展的需求,开阔视野,创新思路,不断开发新的项目。

   慈善救助项目化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陕西省慈善协会对传统的慈善救助进行梳理整合,以项目化模式运作。汇集各方慈善资源,对应各方弱势群体的需求,提供精准化的救助和专业化的服务。

   三大节日救助项目:以“春节送温暖”“六一送爱心”“重阳送关爱”为载体,组织市、县慈善协会,联合各募捐单位,实施以物质救助与自愿服务相结合的“三大节日”慈善联合大行动。多年来共筹集善款6571.6万元,惠及人口34万人。“一元关爱”项目也在全省广泛实施。此项目向弱势群体雪中送炭,被政府誉为关爱民生的品牌项目。

   “南桥”“北水”项目:为了解决贫困山区群众行路难问题,陕西省慈善协会策划实施了5万元建一座桥的慈安便民桥项目,筹集5455万元,建设慈安桥1091座,受益群众238万人。南桥北水项目解决了数百万人口出行和饮水困难,促进了当地交通和经济的发展,荣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项目奖”。

   此外,还有慈善助学项目、慈善助医项目、慈善筑巢工程、慈善实业项目、节俭行善献爱心项目,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项目创新多元化

   陕西省慈善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2015年11月,陕西省慈善协会与近50家金融机构代表签署合作协议,设立“大爱长安 陕西银行业普惠金融扶贫慈善项目”,金融系统首批捐资500万元,撬动扶贫信贷规模1000万元,由省慈善协会委托长安信托实施扶贫项目。此项创新,目前在全国尚属首例。

   此外,为了激发、调动全省市县慈善协会、NGO组织及志愿者团队自主创新项目的积极性,陕西省慈善协会每年筹资100万元对全省慈善公益项目评比奖励,为各级慈善组织注入了生机、活力。

   陕西省2200个志愿团队、25万慈善志愿者深入到救助对象家庭,提供精准、专业、人性化的服务,在慰问抗战老兵活动中,全省开展了“六个一”入户慰问。

   资金募集社会化

   陕西省慈善协会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支持,广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不断拓宽募集渠道,扩大救助规模。中华慈善总会大力支持陕西慈善事业发展,总会会长李本公多次来陕指导工作,总结推广陕西慈善工作经验。

   陕西省国资委、工商联是动员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两大慈善募集平台。陕西延长石油集团、陕西煤化工业集团、神华集团每年捐助500万元。旅游集团、文投集团、建工集团、法士特集团、高速集团、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等数十家国有企业向协会捐款,每年捐助额达数千万元。

   孙俊良、王西林、成建礼、孙茵等上百个“三秦善星”在三秦大地慈行善举,播撒慈善阳光。

   如今,慈行善举献爱心已成为三秦大地这块古老土地的主旋律,互助互爱,共同富裕,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的新陕西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项目工作网络化

   “互联网+”为慈善事业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大平台。陕西省慈善协会提出:以“互联网+”为驱动,构建新思维,开拓新思路、开创慈善工作新格局。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2015年11月,陕西省慈善协会隆重举行签约仪式,分别与陕西广播电视台、新浪陕西、腾讯·大秦网进行战略合作,在省广播电视台开办电视、广播慈善宣传、募捐栏目,在新浪陕西网站开办慈善公益频道,在腾讯·大秦网推广慈善募捐项目。并分别在三大公众媒体设立了媒体慈善基金。通过电视、广播、公众网络媒体募集善款。开展形式多样的“公众小额”社会捐赠,开创了大众行善的新局面。

   从“南桥”“北水”到“生命之光”,从“两扶三助”到“千校教育”,陕西省慈善协会成立19年来,募集款物19亿元,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救助项目,惠及困难群众750万人,唤起了千百万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洒满了三秦大地。

   记者 张迎迎 通讯员 赵浩义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