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基金备灾救灾部主任沙磊(左一)向民政部窦玉沛副部长汇报救灾工作经验

壹基金秘书长李劲(左)向民政部窦玉沛副部长汇报救灾工作经验
凤凰公益讯(2016年5月6日,北京)5月5日下午,民政部救灾司会同国家减灾中心及8家基金会,在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举行了首次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桌面演练。国家减灾委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出席演练活动并讲话。壹基金参与了此次演练活动,并向民政部负责人介绍了机构救灾工作经验。
此次桌面演练主题是“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协同”,演练场景设定为我国某省发生里氏6.5级地震,造成部分建筑倒塌,交通、通讯中断,受灾人口超过百万。灾情发生后,民政部与受灾地区指挥部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通过信息平台支持引导有关社会力量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有序参与灾情收集和快速评估、应急响应、过渡安置、恢复重建等工作,协同开展救灾行动。参与演练的8家基金会均为有丰富救灾经验的社会组织,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爱德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灾害救助是壹基金的核心业务领域。根据自然灾害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壹基金分别开展了防灾减灾、备灾救灾和安置重建工作,与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帮助受灾害影响的儿童和其他弱势群体重获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在演练活动开始前,壹基金秘书长李劲向窦玉沛副部长介绍说,壹基金在备灾救灾工作中采取“提前备灾、联合行动、快速救援”的策略,搭建分别由民间专业救援队、社会组织和企业等联合组成和共同参与的“壹基金救援联盟”“壹基金联合救灾”和“壹基金企业联合救灾平台”。同时,李劲秘书长还分享了壹基金在多年救灾工作中观察和总结的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特点和未来方向:通过“志愿者组织化”“社会组织联合化”的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协同机制建设,社会组织能够形成高效有序的联合救灾协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通过对接社会组织联合救灾协作平台,可以更精准地构建政-社协同互动机制,促进灾害治理的现代化。窦玉沛副部长对壹基金采取的“基金会+救援队”的备灾救灾工作模式和“社会组织联合化”等理念表示赞许。
窦玉沛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在近年来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应对过程中,各类社会力量充分彰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美德和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积极响应、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作为政府救灾力量的有力补充,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政社协同救灾的良好氛围。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第八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举办这次演练活动很有意义,对推动社会力量有序有效开展救灾,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引导效应。通过演练可以进一步操练政府救灾应急响应预案,以互动的方式对社会力量参与救灾过程作全景式扫描,检验梳理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机制、流程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提高政府救灾部门和社会组织协同救灾的意识和效率,对今后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实际行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窦玉沛副部长强调,减灾救灾是政府与社会共同的使命和责任,民政部门将一如既往支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希望各有关社会组织弘扬公益慈善精神,践行人道主义理念,强化规范管理,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加强协调协作,在今后减灾救灾实践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