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消息,记者昨天实地探访位于河北燕郊地界儿的司法部燕城监狱,为你独家揭开燕城监狱内部的真容。

大操场因翻修停用了8个月,但每个监区都有小操场,正常使用。图为拍的每个监区都有的小操场。下午经过时,正好赶上一监区的服刑人员在打篮球,还有人在场外下棋。据狱警介绍,每天下午4点多到吃晚饭前,服刑人员们都可以来这里活动。“江津在服刑时,三监区每天的小操场活动都正常进行。他个子高,也喜欢打篮球。篮球场他也经常去。”狱警告诉记者。

记者参观了篮球场,发现它其实也是个小礼堂,可以开大会、组织集中学习什么的。

狱警表示,2013年10月到2014年6月期间,操场实际是在翻修。图为翻修之前的操场。

狱警表示燕城监狱自2002年10月建议之后,操场一直用了十年,草皮严重老化了。平时,服刑人员踢足球时可能会受伤。这次翻修,也一并新建了外围地面,工程量比较大。更重要的是,监狱性质特殊:每天,工人只能在狱警上班监督时施工(原因很容易理解的),所以不能白天晚上干啊。加上一进一出特别严格,“忘带了一件工具,少了一个工人,都要重新进出安检。所以,工期确实比一般工程要久”。图为翻修之后的操场。

图为监狱大门。人车分离,N道关卡。进入不许携带手机、现金、烟。

进门严格登记、刷卡。

严格的安检。

尽管在翻修,每年秋天的运动会都在大操场上举行,这是“年年不落”的。

燕城监狱里,服刑人员每天锻炼、出工、看书、学习改造。肯定有小伙伴好奇,燕城监狱里,服刑人员不特殊,又特殊,不特殊之处在于:早起做操、跑步,上工劳动,午休,平日的学习改造......一个都不少。比如,江津说他在狱内的劳动是种卷心菜。里面有梨树、桃树、樱桃树,都是服刑人员辛勤劳作换来的。图为他劳动的菜园。

每一个服刑人员刚进燕城监狱后,干警都帮他们会制定“改造计划”。每天学习、改造,争取依法减刑,早日与亲人团聚。图为服刑人员日记。

服刑人员要回归社会,必须培养职业技能。图为职业技能培训实操考试。

休息时,服刑人员可以在阅览室看书“充电”、上内网。图为阅览室。

每晚19点,服刑人员一个“雷打不动”的活动是看《新闻联播》。旁边,是服刑人员的承诺书,希望他们每日“三省吾身”。图为用来看新闻联播的电视。

图为食堂。

燕城监狱中,岁数较大者居多,还有部分外籍人士。因此设立医务室,供处理日常疾病。图为医院。

家属会见区,最多三名家属坐在玻璃外,服刑人员由那个小门统一进出,狱警跟随。燕城监狱在这方面管理比较严格,对于会见的时间、家属携带的物品等等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定并且严格落实到位,以防止因为会见影响监狱的管理秩序。

服刑人员需要谨记的八个字:忏悔、感恩、重塑、新生。

图为举报信箱。监狱对服刑人员的管理,严格遵守《监狱法》、减刑假释相关规定等进行。每个服刑人员,每天的表现得分,都会在墙上公示出来,如果感觉有“猫腻”、不满意,服刑人员有6个“监督神器”。监狱长信箱、监区长信箱、检察院信箱、投诉信箱、举报信箱和法院信箱......这些都是“越级告状”、“跨单位告状”,钥匙掌握在别人手里,每周开启一次。

记者表示燕城监狱与一般监狱相比在管理上有不同之处。它作为“依法行政的示范、国际司法交流的重要窗口、监狱工作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司法部培养锻炼干部的基地”,在人性化管理方面,做得更加前沿、探索得更多。比如,注重对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图为心理矫治工作流程图。

图为情绪宣泄室。可以大吼、击打、跑步,宣泄好之后,干警再与服刑人员进行平静地对话。

图为音乐疏导室,服刑人员靠对乐器的掌握,陶冶情操、舒缓压力。

图为沙盘治疗室。据专门负责心理疏导的狱警蜀黍介绍,这种沙盘疗法外籍服刑人员使用得比较多。根据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心理学理论,让服刑人员自由摆放沙盘,通过其作品来观察其心理状态、了解心理问题,制定疗愈方案。图为沙盘治疗室。

图为集体疗愈室。

燕城监狱作为职能任务特殊的司法部直管监狱,也是特别注重干警的队伍建设。图为燕城监狱干警们的宣誓誓言,“职责所在、事业所系。坚持工作宗旨、秉持法治精神、倾注大爱情怀、严格职业操守, 尽我忠诚、不辱使命,努力让每一个服刑人健康新生。”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