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生死瞬间交警推开司机:我只是做了警察该做的事"

2016年04月27日 09:27   来源:广州日报   李栋 杨洋 曾祥龙 黄桂林

  在ICU病房内,儿子来看刘治刚。

  “相比其他警种,交警面对的危险是无法预见的”,被媒体称为“中国好交警”的刘治刚说,比如车辆失控、醉驾、冲卡的危险时时刻刻存在着。“你为了救人失去了脾脏,你后悔吗?”刘治刚手术醒过来后父亲问他。刘治刚说:“我只是做了一名警察该做的事。”

  2014年5月29日凌晨0时20分左右,刘治刚与同事在106国道佛冈烟岭路段上巡逻时,拦停了一辆有超载嫌疑的大货车。

  正当刘治刚检查大货车司机的证件时,一辆沿G106线由北往南行驶在路肩的轿车(车牌:粤RR××39)狂奔而来,看似失控。突然有人大喊:“看车!”

  对于那一瞬间的反应,刘治刚说,不可能考虑到什么,只能是本能的反应。他唯一记得的是,当时他正对小车来车的方向,看到小车已经冲过来了。

  根据事后现场的还原,由于小车来车方向是一个上坡,到达坡顶之后才看得到前方,而此时距离事发位置,大概只有三四十米了。

  “三四十米,对于高速行驶中的车辆就是一瞬间的事情”,生死瞬间,刘治刚作出了本能的反应,猛地将大货车司机推开,飞速驶来的小车随即与大货车司机擦身而过,“车轮几乎是贴着大货车司机脚跟压过去了。”

  惊魂未定的司机从地上爬起来,看到小车已经扎进大货车尾部,小车车头严重变形,但刚才检查证件的警官却不见了。

  “他完全可以自己先躲开的”

  据被检查的广西籍大货车司机全伟文回忆,事故的发生毫无征兆,正当全伟文准备把证件交给刘治刚时,听到附近的民警大喊:“看车!”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他就被刘治刚奋力推向旁边。

  “他当时完全可以自己先躲开,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及时把我推开。不然,被撞的就是我。” 大货车司机全伟文回忆当时情景,激动得无法言语。

  刘治刚被紧急送往医院,一直抢救到第二天早上9时,经诊断,高速撞击造成脾脏破裂,头部及全身多处挫伤,经法医鉴定为重伤,手术后,刘治刚的脾脏被切除。

  据事后调查,事发当时,小车司机醉驾,酒精检测浓度达到了281mg/100ml。

  在刘治刚手术醒过来后,当过火车司机的父亲跟他谈话,父子俩进行了一场男人之间的对话。父亲问儿子:“你为了救人失去了脾脏,你后悔吗?”刘治刚反问道:“要是您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

  父亲对儿子说:“你失去了脾脏,但救了一条生命。你是真正的男子汉!”

  刘治刚说:“是的,我只是做了一名警察该做的事。”

  父母取名刘治刚 就是希望我刚正无私

  “我父母给我取名刘治刚,也是希望我刚正无私吧。”刘治刚说。

  去年12月,刘治刚一个同事的老乡无证驾驶摩托车与一辆农用车相撞。老乡想少承担一些责任,就让同事向刘治刚说情。老乡买了两条烟找到刘治刚,希望他在出具事故鉴定报告时“给点方便”,把责任认定为“次要责任”,但这被刘治刚严词拒绝。

  最终,事故双方被认定各负一半责任,老乡当时有些生气,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乡最终还是理解了他的做法。

  刘治刚的“不讲情面”在朋友当中出了名,因他一直在交警工作,很多朋友开车遇到麻烦都想通过他行个方便,结果都被他挡了回去, “违反原则的事我不做”,一句话,便让来者悻悻而归。

  人物简介

  刘治刚,男,汉族,1979年7月27日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三级警督警衔,在一线交警中队工作14年,现任清远佛冈县拘留所教导员。2014年9月,被广东省公安厅授予一等功。

  一组数据

  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广东省公安交通民警因公牺牲17人,其中,有5人在道路执勤执法、处理事故时因公牺牲。在因公牺牲的所属警种中,交警和治安是牺牲人数最多的警种。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