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云南省施甸县等多方合作努力之下,埋骨异域71年后,347具抗战期间的中国远征军遗骸将于11月5日回国安葬。
“这是我最痛苦的一天,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天……”10月28日,望着照片中残缺不全的战友遗骸,96岁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尤广才忍不住嚎啕大哭,老泪纵横。
当天,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云南省施甸县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在京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347具抗战期间的中国远征军遗骸在埋骨异域71年后,将于11月5日回国安葬。
埋骨异域的英雄们
时间回到71年前。
1944年5月17日至8月3日,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发起密支那战役。这是二战期间中国军队在海外最大的一次胜利。远征军共投入第14、30和50共三个师,协同美军一起对日作战。在战斗中,隶属新一军的第30师阵亡1044人。
战役结束后,远征军攻打密支那的三个师,分别在密支那修建了三个墓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上世纪60年代初,在密支那的远征军墓地被毁坏。
来自湖南的士兵刘龙被委任为新一军密支那阵亡将士公墓管理所主任。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告诉记者,刘龙已于20多年前去世:“他的儿子刘秋达向我们确认,位于密支那达贡区的住户诺岛家以及第六中学所在地,就是当年新一军墓地原址。”
密支那华侨艾元昌、程长富、邓公标、杨玲玲等均证实,他们上学时,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到这里扫墓。“艾元昌称,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他亲眼看到远征军墓地全部被毁。”孙春龙说。
达贡区居民诺岛称,他们于上个世纪70年代搬迁到这里,当时这里还能看到很多土堆,在修建房子时,挖出了很多骸骨以及子弹、水壶等。在第六中学校园内,能找到部分残缺的水泥地基,据介绍是当年墓地祭祀台。
在美国斯坦福的胡弗研究所的档案资料中,记录了该墓地坟墓数量为895个。
“他们应该回家了”
时间回到20年前。
1995年,滞留缅甸密支那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李锡全、杨子臣、杨建达等联名向缅甸政府提出申请,重建远征军烈士墓。
如今,这些老兵已全部去世。
据孙春龙介绍,二战结束后,参战的英国和日本等都在缅甸为阵亡军人建了雄伟壮观的墓园,每一个阵亡士兵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
英军在缅甸墓地的每一个墓碑上,都写着阵亡者的名字和生卒年月。“绿油油的草坪上,缀满了黑色的方块墓碑,整齐排列,犹如他们走上战场时的队列。”孙春龙后来在一本名为《异域1945》的书中写道:“似乎,他们从未死去。”
然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墓地被毁掉后,一直没有得到恢复,这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成都军区的全国人大代表裘山山等多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搜寻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迎接英灵回国的建议案。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湖南的全国政协委员刘晓等联合多位委员,递交了寻找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修建纪念墓地的提案。
“71年过去,他们应该回家了。”发布会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轻点拿,
他会疼……”
时间回到6个月前。
“轻点拿,他会疼……”在中国远征军密支那墓地,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陈靓脱口而出。当时,一名工人挖到了一块破碎的骸骨,正打算将其用力挖出来,而这块骸骨,极有可能是一位远征军的遗骸。
今年4月10日起,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龙越慈善基金会正式启动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寻找与归葬项目,一期发掘地点为原中国远征军新一军缅甸密支那阵亡将士公墓。陈靓作为人类骨骼学专家,担任遗骸发掘小组的组长。
截至8月31日,遗骸发掘小组共计收殓遗骸347具。
“由于气温、降雨等环境因素加之人为破坏,此次发掘的远征军遗骸保存状况欠佳,可以具体鉴定出年龄段的个体有204例。”陈靓说。
在发掘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了帽徽、纽扣、皮带扣、子弹、手雷、水壶、水杯、鞋掌、口红、相框、牙刷、钢笔、餐刀、罐头盒等遗物。
此外,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对遗骸的DNA进行鉴定。
“DNA鉴定第一次采集了27个样本。在这27个DNA样本当中,汉族占比约一半,其余为西南部的少数民族,这与历史资料记载的中国远征军来源构成相吻合。”复旦大学李辉教授说。
“我们希望为每一个无名英烈找到亲人留下最后一丝希望。”孙春龙说:“在完成DNA鉴定后,将建设中国无名抗战英烈DNA样本库,向全社会公开寻找英烈的亲人。”
忠魂将归故里
在10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与云南省施甸县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确定回迁的远征军遗骸安葬地为施甸县太平镇的孩婆山。该县政府将为此提供不少于1000亩的土地,并提供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安排,11月5日中午14时,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将于云南腾冲猴桥口岸入境。6日上午8时,将于云南省施甸县由旺镇的远征军第11集团军指挥部旧址举行遗骸的暂厝仪式。
此次入缅迎接遗骸归国的人员中,有多位远征军英雄的亲属。
云南红河的缪焜在1944年和同为远征军士兵的哥哥缪克勋一起参加了密支那战役。“哥哥在战斗中牺牲,再也没能回家,我希望重返当年的战场,接哥哥回家。”老人说。
来自广西的陈庆金在他还没有满月的时候,他的父亲陈业海参加中国远征军远赴缅甸作战时牺牲。“在梦里无数次梦到自己的父亲,我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在父亲的遗骸前,磕一个头。”
“在完成一期寻找到的遗骸归国活动后,我们将继续更大范围地展开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寻找工作,直至找到最后一具。”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秘书长王小军说。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