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8月5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诞生了一个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全世界最长的信封链条”。在现场,2409封装有 “把爱传出去”倡议的红色信封,从里到外,连成六个大大小小的心形环状。这些爱心信封链由华人大学生和义工一同完成。
通过信封的传递,“把爱传出去”的精神无远弗届向外传播,同时也用爱在感召着人们真正关注并关怀那些需要支持群体。

▲吉尼斯的人员在数爱心信封
这个创造新世界记录的活动,就是“全球成长心连心”(Heart Chorus Global Initiative)。它是一项由成长心连心国际协会(Heart Choru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主办,加拿大大哥哥大姐姐组织(Big Brothers Big Sisters of Canada)和麦田计划协办的公益项目。此次全球成长心连心从北美、欧洲以及中国300多所高校中筛选出了一批优秀的大学生, 并且联同来自国内和海外的企业家、专业人士和管理人员作为义工一道加入开展全球公益服务。
加拿大,只是活动的首站,2015年10月,中国站将在浙江杭州举行。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又有着什么样的公益理念,能召集这么多精英一起跨洋参与公益活动?
体验式培训开启素质教育的大门
在青少年素质教育公益机构里,成长心连心最特殊的一点,是把体验式教学贯彻到底,并且一做就做了20年。
“国内体验式培训的模式是我们最开始引入的,”成长心连心创始人黄荣华女士对CSR环球网记者说,缘起于90年代来湖南支教的一次经历,让她决意持续发动以体验式培训为内容的青少年素质培育公益活动。

▲“成长心连心”的体验式互动学习
1995年,时任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商务官的黄荣华借香港“苗圃行动”来到湖南桑植县沣源镇二小,给当地6年级的孩子们开展了为期3天的支教活动,取得强烈反响。
“临别时孩子们写回忆录都哭了,校长来信说,小朋友觉得支教3天的我们,比在这里教了几年书的老师还亲,”黄荣华回忆说,校长在信中说香港义工团队带来的是素质教育,让她印象深刻,“于是我就创建了成长心连心,把素质教育培训传播出去”。

▲学生、家长矛盾在中学版中得到化解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体验式培训,是一种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双向学习方式,即“在体验中学习”。参加者在练习中会与他人互动交流,通过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及其所反应态度来洞察自己的行为模式,进而体会、检视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最终达到自我学习而非以胜过他人的目标。
之后,成长心连心中学版便一发不可收拾的蔓延起来,这些年来,成长心连心服务了上万所中学,而且从2011年起,启动了大学版的公益培训,至今在全球不同国家地区包括中国超过300个市县,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150所高校成功举办过大学版培训活动,逾12000名大学生直接受惠。

▲参加全球成长心连心的大学生
“国内中学的成长心连心已经饱和,这让我们开始关注大学生这个群体,”黄荣华说,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的现象非常突出,这就让她产生了培养大学生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念头。
“体验式培训一直都是成长心连心的培训模式,面对不同人群虽然有不同的侧重点,如中学版关注学生、家长、老师三方关系,大学版关注他们的领袖力培养和自我成长,但我们的核心理念一直都是‘社会责任’,”黄荣华说。

▲香港知名主持人陈芷菁为大学生们做集训
记者注意到,对“社会责任”的强调,遍布在成长心连心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说,由素质教育培训带出的“社会责任”,吸引了各方公益资源,成长心连心的活动也因此漂洋过海,越做越大。
人人避之,抑或说不会主动触碰的社会责任,如何在成长心连心这里成为大家乐于承担之物?
“社会责任”的纽带连接公益资源
在谈及成长心连心的运作模式时,黄荣华最常提的,就是整合资源,用商业模式办公益,“我们采取类似‘社会企业’的模式,有自己的产品平衡活动收支,”黄荣华说。
成长心连心的活动中,有两个比较特殊——企业版和家庭版,它们是专门提供给企业培训的收费项目,“这两个是设计给企业员工、或者员工和客户家庭的培训服务,”黄荣华介绍到,企业培训费用将用于大学版和中学版的活动资金,“企业总是要花员工培训费用的,用在我们这里,既培养了员工,又帮助了大学生,履行了社会责任。”

▲义工和大学生一起铺爱的信封
在成长心连心的模式里,“社会责任”就这样开始把多方资源串联起来,黄荣华接着说,大学版的培训不仅仅帮助大学生构建自我领导力和积极心态,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今年加拿大的全球心连心活动里,“社会责任”的链接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
从成长心连心的项目介绍中得知,此次的全球项目有着多方公益团体共同参与:国内外专业公益组织,以企业家为主的义工,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大学生。全球成长心连心如何通过“社会责任”整合这些资源引起了记者的极大关注。

▲大学生在多伦多街头派发祈福卡
除了向全社会筹款,成长心连心从企业版和家庭版的培训中获得大学版的培训资金,而且众多企业家也都成为活动的义工参与到大学版中,企业在这里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由此,启动了连接。
今年,“成长心连心国际协会”与“麦田教育基金会”联合打造了资助贫困山区儿童的“心田计划”。参加全球成长心连心大学版的国内大学生,每人在出发前将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募捐1800元至心田计划,由心田计划把款项资助给贫困儿童。
这是连接的第二步。
与此同时,在加拿大,海外华人留学生也将通过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募捐300加币至大哥哥大姐姐组织用以帮带有家庭问题的孩子。而这,是第三步。
此三步,便把各种公益资源整合起来。
真可谓商业逻辑。

▲成长心连心连接各种公益人士
“专注于不同领域的公益机构应当精致地做好自己的服务,而成长心连心的角色就是整合各种公益资源,打破行业壁垒,”黄荣华说。
成长心连心以素质教育培训为长,麦田教育基金会则在贫困落后地区儿童教育上有丰富的经验,而在加拿大的大哥哥大姐姐组织也有自身专长。本身就在商业领域驰骋多年的黄荣华想:为什么不强强联合呢?“麦田提供专业的帮扶计划,我们为麦田输出优质大学生一对一去对接山区儿童,大学生带着成长心连心的理念,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时又为麦田筹款,这样蛋糕就越做越大”。

▲成长心连心创建人黄荣华与大学生交流
事实上,这种连接尝试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成长心连心创建企业版和家庭版之前,黄荣华已经尝试用社会责任连接各方资源,由于成长心连心本身开展培训活动,自然有不少专门办培训的合作机构,她便邀请合作机构的客户也加入成长心连心的公益活动。“这些客户很多都是企业人士,做义工时既收获了很多,又履行了社会责任。”
随着成长心连心的口碑越来越好,而且20年来一直持续关注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成长心连心这个公益品牌已经形成规模化效应,因此,黄荣华便开始了“社会责任”的全球性链接。

成长心连心的公益模式区别于以往单向输出的索取模式,通过社会责任的理念,链接的每个公益参与者,在付出的同时都有收益,而慈善资金也流向了它应该流向的地方,实现参与公益各方共赢。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