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青年报》消息:17岁的河北女孩“婷婷”,在9月1日这个入学的日子,因“艾滋病携带者”的身份,被学校拒之门外。
1997年出生的婷婷,家住河北省武安市邑城镇。1999年,母亲因输医院违规使用的“自采血”患艾滋病离世,当时只有两岁的她也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父亲王为军以婷婷的名义把违规使用“自采血”的医院告上了法庭,有媒体将此案称为“河北艾滋第一案”。
2015年7月,已过中考录取分数线的婷婷因患艾滋病毒而被武安市第十中学拒之高中门外,为此,这对父女多方奔走无果。
近日,婷婷的遭遇被报道后,武安市官方立即责成市教育局介入调查,对武安市第十中学给予通报批评,并安排婷婷到条件适合的学校就读。
尽管婷婷终于可以上学了,但是学校的这种做法无疑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害,同时也向社会传播了关于艾滋病的错误观念。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更是纠偏社会错误观念的重要“发源地”,当艾滋病只能通过“母婴”、“血液”、“性”三种途径传播的常识一遍遍被重申,社会依旧恐“艾”时,学校更应该以实际行动周知公众。
但也有家长坦言,让艾滋病携带者和正常孩子一同接受教育,担心自己孩子存在感染风险,学校这样做虽然有些“过头”,但也实属无奈出此下策,社会应该理解。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