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大型环保公益活动“一带一路土地荒漠化沙源探寻”公益之旅启动仪式于北京青年报社举行。各参会嘉宾携多家国内主流媒体各抒己见,共商中国土地荒漠化治理之计。

与会领导与嘉宾共商“一带一路”大计
本次活动由国家林业局作为指导单位、中国绿化基金会作为公益指导单位,北京青年报社为发起单位。中融民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亿利资源集团、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恒大矿泉水集团等企业积极参与,《参考消息》、《中国经济时报》、人民网、光明网、中新网等媒体给予全程支持。
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张延平、中国绿化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陈蓬、中融民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冷厉出席本次启动仪式。期间,陈蓬代表中国绿化基金会为张延平社长授旗。他指出,“一带一路土地荒漠化沙源探寻”公益之旅目的在于通过系列环保宣传,为展示中国西部的环保工作进展成果、进一步发动社会公益力量积极投身环境保护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相信在政府、媒体、社会企业和大众的合力之下,必将使中国环境保护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展示“一带一路”活动绿色旗帜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资料显示,全球已经受到和预计会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在我国,土地荒漠化是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且加速扩大趋势严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张高丽副总理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发出了“坚决向污染宣战”的号召。在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森林草原、江河湿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绿色财富,必须倍加珍惜。要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拓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办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开展国土江河综合整治试点,扩大流域上下游横向补偿机制试点,保护好三江源。扩大天然林保护范围,有序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今年新增退耕还林还草1000万亩,造林9000万亩。生态环保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必须紧抓不松劲,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与会媒体代表倾听嘉宾发言
北京青年报社公益事业部负责人马帅介绍,此次“一带一路土地荒漠化沙源探寻”公益之旅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将通过全程跟踪采访报道、摄影作品展及帮扶活动,呼吁社会力量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
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公益之旅活动,将有更多社会大众及企业亲身参与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环境改造及贫困儿童救助工作,希望更多社会力量投身减少土地荒漠化的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中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嘉宾观点:
沙漠治理应从“输血”变“造血”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一带一路•土地荒漠化探寻公益之旅”的宣传,可以发动更多社会企业和大众的环保公益力量。人们在库布其沙漠治理过程中实践出的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拉动、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生态、产业、民生”共赢模式,被称为“库布其模式”,这种模式实现了治沙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一带一路”周边国家所借鉴。相信通过“一带一路•土地荒漠化公益之旅”,我们将看到中国的绿色改变,将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库布其”陆续诞生,减少土地荒漠化,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努力。
——北京青年报社社长 张延平
生态文明已入“五位一体”布局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也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很高兴看到北京青年报发起并邀请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土地荒漠化公益之旅”活动,以此带动全社会对土地荒漠化防治公益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我们期待共同努力。
——中国绿化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 陈蓬
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创造价值
我们必须看到自然与人文资源、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不可复原性,在当下现代商业文明的裹挟和冲击下,绿色的缺失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们每个民信人都渴望蓝色与绿色,渴望这两种充满希望的颜色滋润我们的生活,净化我们的心灵。民信公司作为一家现代化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我们除了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价值,更要为社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价值。
——中融民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冷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