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最根本的自由,是拥有更多时间

2015年06月19日 09:20   来源:新浪   

  题图:达利《记忆的永恒》

  我在25岁那年才意识到,人生最宝贵的,是时间。早先,读书的岁月,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浪掷。因为是文科生,学业压力小,懒劲倦意一上来,索性连课都不愿去上。图书馆找个座位,或者寝室里架一台电脑,一磨就是一下午,还嫌钟表走得太慢。

  无用的时光未必不好。只是,不甘于营营役役,对自我的要求,总还要高一些。25岁最显著的变化是,投身工作,循环往复的机械感骤然加身,因为人生可能就此蹉跎,而倍感惶恐。

  早先的虚度,至少还有消闲的快慰。待到上班,竟然是以周、月甚至年来度量的千篇一律。为了摆脱如是焦虑,尝试的解决之道不知凡几,譬如旅行,譬如沉浸书籍和电影的想像世界,最后顿悟,一时的出离现实,终归无从治本。 最根本的自由,是拥有更多时间。

  人世间最公平的一件事,或许就是谁都难免生死,每天也仅有24小时。为此,提升单位时间的效率,无异于接续生命。关乎效率,方法论连篇累牍。而我总坚持,前人的沉淀,与今人的智慧,是节省时间的门径。前者,常常在书籍和影像之中。后者,则有赖及时准确的交流。既有读万卷书,亦有高人指路。

  大约一个月前,我接受了果壳网的邀请,参与“在行”项目。概括而言,这是专业人士分享经验的O2O,通过点对点约见“行家”,实现针对性的答疑解惑。

  第一个约见我的,是一位美籍华裔投资人。虽然常居海外,运作实业项目,他对国内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却颇多关切。经过连线、搭台,他聚集了诸多才俊,意图打造一个在线心理咨询平台。因为好奇推广的门径,通过“在行”找到了我。

  两个小时的交流,我分享了利用社交网络打造个人品牌的经验,也从他那里汲取了心理咨询领域的前沿讯息。虽然享有“行家”名头的是我,两杯咖啡的时间,换来的收获,却是双向的。

  之后,“在行”推进很快,陆续有城市开放,话题也覆盖了互联网、创业、旅行、亲子、家居等范畴。曾经挠头难解的困惑,转眼,就能通过平台的背书,找到最具经验的专业人士。根据迥然的疑惑,甚至还有私人定制的解决方案。

  在这种模式里,通过支付并不高昂的费用,盲目试错的时间能够精简下来,同时也能为他人的时间赋予价值。 成年人的基本道德之一,是少给别人添麻烦,少浪费旁人的时间。所谓分享经济,通过社交,从正向意义上凸显了时间的价值,叫人互利互惠、彼此成全。

  近来读美国史,看卷福主演的电影《模仿游戏》,感触尤深的是:人类的一切自由,本质上都是通过不懈斗争而来的。其中, 知识和经验的获取,的确缩短了人类接近自由的进程。

  前天换新身份证,看见有效期一栏赫然印着2035年,突然就有点恍惚。想必有过这番茫然的,不在少数。也许,未可知的光阴里,除了更严苛的自律,寻求时间使用的优化,也势在必行。

  毕竟,爱自由的人,光是一生放纵不羁,还远远不够。连接,正让一切变得简单。

这不是一篇软文。如果一定要说,这是我为自己代言。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