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15万元“就读”武汉大学4年,毕业时竟发现自己没有学籍。5月22日,当事学生张鹏(化名)回忆这4年经历,坦陈曾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有所不同,“老师从不点我们6个人的名字,这是我最疑惑的地方。但我们又一次次相信了‘辅导员’”。
高考失利熟人介绍交15万就读武大
2011年,张鹏参加高考失利。他的父亲经人介绍,认识了自称“有关系”的广东同乡陈东(化名),陈自信满满地称,只要张家愿意出15万元,就可将张鹏运作到武汉大学读统招本科,4年后能拿到正规本科生毕业证。
张父与儿子在酒店见到陈东与同行的刘万成(化名),陈东在收到张父当场支付的8万元现金后,拿出了一张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张鹏被该校金融学专业录取,请于9月15日至18日到校报到,落款时间为8月29日,并有武汉大学公章。随后,张家又向陈东转账7万元。
2011年9月15日报到那天,张鹏在学校见到了陈东,一行人跟着报到队伍进场报到时,陈东却说:“你们不用进去,我帮你们搞定。”说着,收走了录取通知书。不久,陈东回来说报到完毕,将张鹏与另外几名同学用车拉到了远离学校的某“军事基地”,开始军训。
张鹏回忆,与他一起军训的同学有20多名,均被分在武大经济管理学院。军训完毕回到学校,“辅导员”王杰(化名)招呼20多名学生开会,每人收取1.5万元学费和3500元住宿费后,将他们分配到各个班级。张鹏等6人被分配到经管学院2011级金融6班,入住茶港校区教工宿舍3301房。这是一栋博士生公寓,他与舍友觉得奇怪,但相信了“这是特殊渠道”的解释。
自感“异类”
老师上课点名从来没有他们
在武大4年,张鹏过着几乎和正常学生们同样的日子,住在武大宿舍、在教室上课,同样参加“考试”、运动会,与同学们一起春游。但4年来,他没有拿过学生证,也没有学号,让他和几名同学感觉自己是“异类”。
张鹏回忆,大一时,“辅导员”王杰将6人介绍给班长认识,告诉班长他们是“插班生”,让班长给他们送来课表。但很快,张鹏发现了与其他同学的不同。没有学生证进不了图书馆,也没有饭卡。因为自己“交钱入学”,他不好向同学求证,只能询问王杰,可每次都得到“特殊渠道”的答复。
没有学籍
当事学生发现上当受骗
2015年春季开学,张鹏大学的最后一学期,王杰失去联系。他们发现班上同学都在忙碌毕业论文答辩而自己没有老师指导,感觉自己可能上当受骗。
张鹏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竟查不到自己的信息。王杰失去联系,另一名“中间人”周泰告诉张鹏,称正在处理此事。
陈东与刘万成称,他们只是“中间人”,也是受害者。刘万成说,他在武汉有个叫林镇山(化名)的大学同学,专办文凭。林镇山给他看过办好的证件,他才相信对方,并介绍给了陈东,做起文凭生意。周泰自称与王杰开公司做自考生生意,是武大继续教育学院的合作方,能将学生安排到宿舍里去,并能拿到课表。
不止一家
有其他学校学生同此遭遇
周泰否认自己诈骗,称当初没有承诺张鹏们是统招生,而是武大第二学位。两年前,武汉大学有政策,大学本科生在其他学校读了第一学位后,有资格在武大读第二学位,并获得第二学位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但该政策现在取消,就不能办武汉大学毕业证和学位证了。他又说,目前可以通过关系拿到某高校专升本文凭,再帮张鹏等人参加地质大学第二本科考试,获取文凭。还可帮张鹏们报考武汉大学研究生,但至少还要交8万元。
洪山公安分局称,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已被刑事拘留,王杰仍去向不明。
记者得到了一份受骗学生的详细名单和联系方式,包括张鹏在内至少有24人,来自东北、四川、河南、广东等地,主要就读在武大,涉及金额预计400多万元。
校方回应
盗武大名义招生诈骗
记者从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求证,该院称没有叫周泰的教职工,与其所开公司没有关系,也没有与任何公司或单位合作办学。
武大党委宣传部对此事做出回应称:“这是一起盗用武汉大学名义进行的招生诈骗事件,武汉大学对此深恶痛绝。将积极配合警方严肃查处,同时加强管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并称“武汉大学招生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执行,绝不存在任何国家政策之外的招生方式”。
这些学生怎么入住武大宿舍?涉事3人跟学校究竟是何种关系?武大内部是否还有类似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武大党委宣传部尚未回应。
(责任编辑 :韩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