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春节假期就剩下最后一天,一想到明天就要上班,许多人就忍不住要开始逃避现实了,“上班焦虑症”成了热门词。不过,心理专家提醒市民:如果你不是在家和父母同住,那么今天最好能好好陪陪爸爸妈妈,因为他们在节后可能会遭遇更为严重的“节后空巢症”问题。
节前亢奋节后却忧郁 “节后空巢症”这几年特别多
“一般长假过后,上班族、学生因为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所以跑来咨询的比较多。但这几年,老年人也越来越多了,而且以空巢老人更为多见。”南京鼓楼医院心理科医生杨海龙说。
节后空巢症,顾名思义,自然是说那些空巢老人在节后的百般不适。杨海龙告诉记者,“在节前,父母想着孩子要回来,都会很开心,他们大多会准备很多饭菜,心理上也处于一种亢奋状态,生物钟容易被打乱。但等到假日一结束,儿女们离开后,家里一下子恢复‘空巢’状态,老人就会感觉特别失落,难以适应了。”
“其实老年人本来就容易发生抑郁,老年性抑郁也是这几年比较突出的问题。而在空巢老人里,这个现象可能更为突出。”杨海龙说,老年性抑郁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大脑功能、社会心理等因素都有关。空巢老人一来比较容易孤独寂寞,二来因为子女不在身边,就算已经出现抑郁往往也不容易被及时发现,所以更容易被老年性抑郁所侵袭。
今天请好好陪下爸妈 最好能规划下今年爸妈忙些啥
杨海龙告诉记者,在老年性抑郁患者中,“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算是一个最常见的现象,“老伴去世”则是最常见诱因,很多老人都是在老伴去世3个月内即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症状。另外,退休后不能及时调整、寻找到新的生活目标,或者身患慢性疾病,也容易发生抑郁。
“因为明天就要上班,许多孩子今明两天就会启程,所以今天应该好好陪陪爸妈。”杨海龙说,孩子应该和爸爸妈妈好好说说话,和爸爸妈妈一起规划下他们的生活,比如是不是去上个老年大学,或者教会他们使用QQ、微信这样的现代通讯工具,再为爸爸妈妈把一些常用口服药给整理下。等到离开后,也应该经常和父母通通电话、发个视频,给爸爸妈妈一个缓冲时间,让父母能顺利过渡到平时生活中,免得落差太大带来一些情绪障碍甚至心理疾病。□通讯员 王娟 记者 朱菁菁
离家前请为父母
检查这几样
1、检查家里地面是否平整,地板垫子是否容易滑动。
2、检查家里的入口及通道是否通畅,台阶、门槛、地毯边缘是否安全,有没有可能引起磕绊的物件或电线。
3、检查厕所及洗浴处是否合适,有无扶手等借力设施,地上的防滑垫是否完好。
4、检查家里的所有照明灯泡是否都完好。
5、检查父母的小药箱,看看所有药物是不是都在保质期内,药物保存是不是得当,有没有变色、溶解、发潮的现象。
6、检查家中的小宠物,给它们戴上铃铛,免得小宠物不小心绊倒了老人。
7、检查爸妈的鞋子,鞋子是否已经变形,鞋底是否已经磨平、不能很好防滑,如果是,记得给父母重新买双鞋。
(责任编辑 :韩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