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位嘉宾
由深圳残友集团创始人郑卫宁先生倡议,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先生大力支持,经过一年多的酝酿、沟通、协调,国内十六家机构共同发起了“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论坛”。这十六家机构包括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恩熠社会影响力基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华民慈善基金会、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北京联益慈善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社会企业研究中心、育公益创投、北京亿方公益基金会、圆恩空间、增爱公益基金会、郑卫宁慈善基金会。区别于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领域的其他论坛,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论坛定位为中国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行业的类协会式网络和行业生态系统的积极构建者,将从政策、人才、资本、支持性服务和社会认知五个方面推动整个市场的构建。
论坛将开展年会、行业研究、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提供网络成员服务以及传播倡导五大板块的工作。论坛首届年会将于2015年5月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同期还将举办社会投资交易会、慈善音乐会等活动。未来除了每年的年会,论坛将全年不间断举办各种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相关的活动,带动行业内外对于社会企业相关话题的理解、反思和实践,带动更多资源进入这一领域,共同探索出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最适应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
论坛组委会的更多“野心”从论坛磨合伊始就可见一斑:
投资与公益的高规格跨界联盟
本次论坛的16家发起机构涵盖了从投资到学术到实践的方方面面,堪称中国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界的一次高规格跨界合作。论坛联盟主席增爱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胡锦星先生表示,论坛最重要的工作是确立一个全方位的价值体系,并按照这种价值体系整合社会资源,付诸实践通过跨界合作、培训、倡导、投资等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在正确方向上的健康发展。虽然目前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还存在种种问题和困境,但是这些深层次问题都不能单靠任一方单枪匹马解决,而是要有企业、投资者、政府、民众多方良性联动才可能产出的结果。跨界联合与融合也正是我们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论坛存在的长远意义所在。
架构设置完整,用社会企业打造可持续发展论坛
论坛的架构为保证论坛长期平稳运行奠定基础,最高决策单位为组委会,执行机构为秘书处,并下设议题委员会和研究委员会两个专业委员会分别承担论坛的智囊和研究指导职能。值得关注的是论坛本身也计划以社会企业方式运作,以赞助、捐赠、论坛自营收入等来覆盖论坛成本。启动资金由组委会共同投入,逐年减少,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论坛的可持续运作。论坛秘书长社会企业研究中心朱小斌先生讲述了未来论坛在年会、研究、倡导、教育以及对接平台五个方面的具体计划,力图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企业模式的“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论坛”。
吸纳论坛成员,聚合有生力量改变生态环境
论坛定位于“类协会”组织,通过吸纳“成员”的方式汇集社会企业家、投资人、社会企业、社会投资机构、相关的研究机构、咨询机构,凝聚力量,共同推动行业发展,提高行业的社会认知度。论坛秘书处计划在2015年第一次论坛前至少吸收200名成员(包括机构成员和个人成员)。
(责任编辑 :韩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