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德国重视厕所文化 对儿童群体格外宽容

2014年06月26日 11:10   来源:环球时报   青木

    公厕的数量、如厕的规矩、对当街便溺的态度折射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和风俗。记者极少看到德国孩子当街小便。究其原因,与德国人考虑孩子的厕所需求有关。此外,对孩子因为突发情况当街小便,人们会异常宽容,因为德国人认为,憋尿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孩子上公厕不用愁

  在德国的许多公共厕所,都有为小孩专门设计的设施。男厕所里有低位小便斗,人较多时大人可以使用。男女厕所里,都备有儿童座圈以及低位洗手盆。

  对于怀抱婴儿的家长,如果没人帮忙,如厕是一个大难题。德国公厕里都设有一种名为婴儿更衣处的设备——一个可以折靠到墙上的搁板。搁板上带有可固定婴儿的扣带。根据德国法律,所有餐馆、酒馆、咖啡厅等有座位的餐饮场所,必须要配备供顾客使用的卫生间。一些大型的购物中心、超市也是如此。这些场所与火车站、大学、旅游景点等地方的厕所一样,家长可带着孩子去方便,酌情给几十欧分的小费。

  假若爸爸带女儿逛商场,女儿要上厕所,选男厕还是女厕?这在德国也是难题。为此,许多大型商业机构会设置“儿童公厕”。如果没有此类公厕,则可由营业员或保洁员帮忙。为了方便孩子如厕,德国还有一条规定,当上厕所人多排队时,孩子、孕妇和老人优先。家长可以向排在最前面的人示意孩子要小便,就可进入厕所。

  孩子从小参加厕所游

  婴儿在一两岁左右,德国的爸爸妈妈就让孩子“亲密接触”儿童厕所。这种厕所看起来就像玩具,体积较小,可以携带。稍大一些,孩子可以坐在成人马桶上如厕。马桶都装上了可调节大小的马桶座圈。

  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家里,大人们都会教育孩子不要站着尿尿。男孩子也应坐着尿尿,避免把马桶边弄脏。因为幼儿园及家里厕所不分男女,在不分男女的德国公厕也都贴着图文并茂的告示:“请不要站着小便!”甚至,还有家庭装有警报器,孩子如果提起座圈,警报器就马上发声。为了让忠告听起来更权威,有的声音甚至模仿德国女总理默克尔:“哈罗!禁止站着小便……如果你不想惹麻烦就乖乖坐下!”

  德国城市一般都绘制厕所地图,市民可以从网上定位查找。在柏林等城市还开辟了“厕所游”。通过这种旅游,让孩子从小认识城市厕所文化。德国还有不少指导孩子上厕所的书籍,比如《上一次厕所》等。

  重视厕所的德国人还成立有专业民间组织——德国厕所组织。这个组织要求大人们从小与孩子谈论厕所和方便问题。他们认为,家长经常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刷厕所”,这种教育是错误的。因为管理厕所也需要专业人才,也能做出大成就。

  孩子憋尿会有心理阴影

  德国各大城市公园、火车站等区域,常是醉汉和狂欢族的“撒尿圣地”。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各地就推出“公共秩序法规”,明确规定禁止当街大小便。如今,罚款已从过去的十几欧元上升到最高上千欧元。在加强街头小便管理的德国,对孩子当街小便却异常宽容。

  柏林市政部门官员马特亚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德国人认为“孩子难以控制排便时间和地点”,是一种“例外”,所以不会被处罚。不过,家长必须尽力带他们去公厕解决。

  德国人认为,孩子憋尿对健康不利,会压抑天性,造成心理阴影。孩子随地撒了一泡尿,从生物学和社会学角度来说,不会留下过多负面影响。对待孩子应该更宽容。如果有人制作和传播孩子的“不雅照”将受到惩罚。德国正在制定新法律,拍摄孩子裸露小便的照片最高可被判处一年监禁。传播这些照片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


(责任编辑 :徐晶慧)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