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想课堂”在城口复兴街道的友谊社区开讲
启动“好人在身边”微访谈,让重庆好人、道德模范的事迹传遍城口的大街小巷,鼓舞大家兴德从善;让“梦想课堂”进社区进乡镇,开展“梦想100”人生规划活动,用理想、事业、艺术充实人们生活,激励大家把个人梦想追求与中国梦相结合……今年以来,城口县推行“德行城口”主题实践活动,推出了宣讲会、主题实践等一系列活动。
城口友谊社区畅谈梦想
维持家庭是她朴素的愿望
4月24日,“梦想课堂”走进城口,在城口复兴街道的友谊社区开讲。
社区支书吉方勇率先打开了话匣子,从办慈善超市的初衷、资助的规模,谈到了近几年来的管理、救助的艰辛历程。
爱心超市是友谊社区开办的,把收到的物资和捐款统一到爱心超市,然后再按照不同情况分发给困难群众。截至目前,友谊社区爱心超市已收到5万元捐款及价值近2千元的物资,受捐群众人数达300人,受到广泛好评。该活动正在全县逐渐铺开。
吉方勇说,自己的梦想就是让爱心超市继续壮大,能够真正成为“一个社区中转站,一个小型的慈善平台”。
接着发言的刘年军,一说起自己的梦想就有些哽咽了。她说,自己只希望能把家庭维持下去。原来,刘年军属于友谊社区的困难家庭,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要供养2个80岁的老人,还有3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一次车祸更使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刘年军的丈夫遭遇车祸后精神失常,需举债治疗,照料家庭的责任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
“我庆幸和感谢的是,社区亲友都很关心我,让我有勇气能够撑下去。”梦想课堂上,刘年军向社区干部和党员代表表达了感谢。她说,自己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要把这个家庭维持下去”。
社区医生张友福也有梦想:医疗卫生部门能帮助他升级医疗器械,组织业务学习,让他提高医术技艺,给更多村民治病。
类似这样心愿诉说的“梦想课堂”,每月都会在城口各个街道社区或乡镇举行。目的就是汇总大家的期待,让政府部门了解民情民意,同时也能促进社区和谐。
好人在身边微访谈活动
群众的满意就是我的成功
当天下午,“德行城口好人在身边”微访谈暨政法系统模范报告会也同时在县司法局召开。会上介绍了城口县司法局周木文的先进事迹,并对他个人进行微访谈。
城口县司法局基层科科长周木文,1991年进入司法机关,已经从事司法行政工作23年。他多次奔赴陕西、河南、广东等地,为农民工处理解决伤亡索赔、讨要工资。近年来,累计为外出农民工主动代理工伤赔偿案件15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1600余万元。
1994年,周木文十岁的儿子因没有家长看管不慎摔下悬崖,当他赶到家时,儿子已经离开人世。2008年,他卧病在床的妻子也不幸离开人世,周木文处理完后事后立马投入工作。他被称为“百姓的法律代言人”“农民工兄弟的保护伞”。今年,周木文还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活动评选中获得“中国好人”称号。
在微访谈中,周木文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说希望自己能够用法律保护群众,教育法盲。
在被问到这么多年工作中最大的收获时,周木文说,自己有了群众的认可,领导的信任。周木文不认为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工作,在他自己看来,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城口县相关领导表示,全县启动“好人在身边”微访谈,让重庆好人、道德模范的事迹传遍城口的大街小巷,就是要鼓励大家兴德从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