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公益新闻 > 正文

户籍分配制度

2014年04月17日 10:13   来源:人民日报   

  户籍分配制度早该改了

  现有户籍分配制度之所以变态,是因为它违背了最基本的公平与平等的价值观,违背了一个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政府口口声声鼓励大学生创业、自由择业,声称国企民企一视同仁,但真相呢?

  我大概是在2004年发表第一篇时评。如果我没有记错,第一篇写的就是拆迁或者户籍制度改革。一晃快十年过去了,当年一起写时评的很多人都停笔或者转行了,有的是因为有薪酬更高的事情做,还有一些是被拆迁和户籍制度伤了,绝望了——一件事情,说了十年八年,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倒退,你得拿出多大的勇气,才能继续提笔写下去?

  当年的户籍,与买房买车还不挂钩。主要受影响的是买保障房以及子女高考。当年的时评,主要呼吁将户籍与福利剥离,如果不能立刻取缔户籍制度,也要将其局限于一种人口统计手段,与福利无关。然而,这十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不仅保障房和高考问题没有实质进步,买房、买车统统与户籍挂钩,甚至连律师实习资格都与户籍挂钩。江河日下,人心不古……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写过一本书叫《身份与暴力》,讲的是身份符号引发的族群、阶层或种族冲突,比如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徒,富裕人群和贫穷人口,逊尼派和什叶派,德国人与犹太人,等等。他说,化解冲突的最好办法是淡化身份符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和普遍性,比如一个伊斯兰教徒与一个印度教徒可能都热爱运动,都为人父,从事相同的职业,而非只是简单的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的身份。但是,这十年,在户籍问题上,我们只看到强化、隔离、歧视和冲突,而且愈演愈烈,积弊日重。

  最近,民建北京市委建议,采用上海或深圳所采用的积分方式,根据分数每年解决一定数量的非户籍人口“迁入”,以此取代目前将户籍指标分配到某些“特定单位”的做法。所谓特定单位,说白了,就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以及极少量的所谓高新技术企业。同一个班毕业的同学,一个进了政府或国企,一个进了私企或外企,前者解决户口,后者没有;前者能买保障房,后者只能买高价房;前者子女可以考北大,后者只能考高职高专。请问这是什么道理?凭什么?

  现有户籍分配制度之所以变态,是因为它违背了最基本的公平与平等的价值观,违背了一个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政府口口声声鼓励大学生创业、自由择业,声称国企民企一视同仁,但真相呢?千军万马挤公务员和国企的独木桥!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哪怕不考虑自己,也得考虑孩子吧,于是,什么梦想,什么僵化的体制,什么没有自由,通通都抵不过一纸户口的吸引力。于是,一个国家优秀人才都去了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你能指望这个国家“创新带动发展”?做梦吧。

  这些年,户籍制度步步倒退,根本原因还是政治权利的缺位。没有北京户口,就很难在北京参加选举,没有选举权,就没有话语权,没有话语权,制定政策的人凭什么听你的?凭什么考虑你的感受,你的利益?凭什么分给你保障房,凭什么分给你的孩子高考指标?如果美国黑人和少数族裔没有选举权,你能想象奥巴马当总统吗?美国也许永远停留在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时代,黑人卑贱,“天生就是强奸犯”。

  民建北京市委提出积分制,比起现有的畸形分配制,固然是一种进步,但其出发点仍然是为了“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这样的理由令人遗憾。户籍问题,不是消费问题,而是权利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不是物质问题,而是人权问题!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说:“谁要认为奴隶的儿子还是奴隶,就等于说他一出生就不是人。”我们以人之为人之名,要求立刻修改现有的户籍分配制度。

  撰文/赵继成(《彭博商业周刊》网络版评论主编,微信公众号“斯密商业评论(simishangyepinglun)”)

  【责任编辑:liushan】


(责任编辑 :石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延深阅读